5月11日,湖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男子S15級50米蝶泳決賽開賽。
泳池前,那一抹小小的身影,輕巧、優美地一躍,奮力朝著終點線游去,稚嫩的臉龐寫滿了堅毅。
(資料圖)
最終,男孩以35秒53的成績率先游到終點,奪得金牌。
他是鄧鵬秸,今年13歲,來自荊門代表隊。自幼聽障的他,是一名“天線寶寶”。
游泳隊教練何軍權介紹,他是本次比賽現場年齡最小的男孩,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征戰”賽場。
兩年前,年僅11歲的鄧鵬秸站上了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男子S15級400米自由泳決賽賽場,成為賽場上年齡最小的運動員。
由于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多年競逐賽場的老將,年齡較小、經驗不足的他鄧鵬秸在比拼中逐漸落后。最后所有選手都已經抵達終點,只剩下他還在奮力劃動著。
水下,寂靜無聲。場外,加油不斷。
鄧鵬秸像一條倔強的小魚,堅持著游完了全程,收獲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回來后,他堅定了奪取金牌的目標。“我要向袁偉譯一樣拿金牌!”的聲音持續鼓舞著他,比往常更加刻苦地訓練。
每天上午上學,下午和晚上訓練,鄧鵬秸一天至少要游上5個小時。每周還會拉著教練“開小灶”,加水上課。在他身上,隊員們都看到了一股不服輸的“倔”勁兒。
“鄧鵬秸雖不善于言談,在訓練中卻極具靈性。不僅悟性高還十分刻苦,要領掌握特別快。”說起鄧鵬秸,何軍權贊不絕口。
付出汗水終有回報,此次在省殘運會上贏得獎牌,讓這個陽光大男孩的臉上綻放了笑容。
“這塊金牌僅僅是開始。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幫助他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努力沖擊更高難度的動作,參加更多國際國內高水平賽事。”何軍權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曹雯 通訊員李娟 湯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