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5月12日凌晨1時至2時,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拉響防汛抗澇疏散綜合應急演練警報,5個應急小組疾馳現場,用時8分鐘完成防汛抗澇疏散所課目,解除漬澇應急一級響應。
此次漬澇應急I級響應是在武漢市城管執法委的統一指揮下,多個城市橋隧管養單位同時開展I級應急處置工作。接到分控中心通知的市氣象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結合公鐵隧道兩岸區域出現強降雨、隧道排水系統無法及時抽排雨水、秦園路道口積水超過25厘米的情況,公鐵隧道啟動防汛應急Ⅰ級響應。
隧道內,情報板發布公鐵隧道封閉、車輛繞行的交通信息;廣播開啟隧道內發生緊急事件,請駕駛員立即駛離隧道,提醒公鐵隧道內車輛人員進行就近疏散。
現場處置一組趕赴武昌岸車行橫通道處,引導公鐵隧道內右線車輛通過車行橫通道前往漢口岸進行疏散;現場處置二組安裝擋水板,在擋板后放置吸水膨脹沙袋,阻擋漬水向隧道內倒灌;應急排水組在右線出口雨水泵房內,持續進行加強排水;道口秩序組協助交管部門封閉秦園路出入口,加強對道口漬水情況觀察報告;經中控室及巡檢人員核實,現場雨勢減弱,市政路面積水消退,氣象預警解除,恢復正常。
作為世界上首條建成運營的公鐵合建盾構法隧道,從2018年10月1日通車至今,每天有4萬余輛汽車和百余架次的地鐵列車從武漢長江公鐵隧道穿江而過,被譽為“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在演練現場,即使是在深達64米的公鐵隧道內,應急救援隊伍集結拉動過程中,調度指令清晰、指令下達規范、統籌指揮有序、隊伍響應迅速、通信聯絡暢通,應急人員、裝備、物資器材齊全,集結現場應急隊員演練緊張有序。
武漢地鐵橋隧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勇稱,此次演練目的主要是完善應急預案,檢驗應急隊伍處置和應急物資準備,確保在關鍵時刻隨時能夠“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充分發揮作戰效能,不斷提升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