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通訊員 汪夢格)“李東(化名),你的住址在哪里?我們現(xiàn)在就到你家……”5月8日下午,襄城區(qū)法院龐公法庭法官肖春杰、法官助理李文君、書記員劉迎東一行前往襄城區(qū)歐廟鎮(zhèn)傅崗村,對一起民間借貸案件進行調解。
原告張立(化名)與被告李東系多年老友。
李東年近七十,且腿部有殘疾。2020年初,李東因購買的一批小雞仔遇禽流感大批量死亡,故向張立借款2萬元用于應急還債,口頭約定幾天后還款。后來,張立多次索要未果,于是訴至法院。
法官上門調解糾紛。 通訊員 供圖
法院受理該案后,承辦法官肖春杰了解得知李東右腿患有殘疾且住址偏遠不便出庭,當即決定前往襄城區(qū)歐廟鎮(zhèn)傅崗村進行一線調解。
抵達被告李東家中后,承辦法官親切地話家常,了解其生活中的困難,同時設身處地為他想辦法。聊天中得知,李東最近正要賣一批成熟的鴨子,賣完之后可以先償還一部分債務,遂說服原告張立寬限還款時間。
經過法官耐心勸解,釋法明理,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幫二人打開心結,原被告雙方都表示能夠體諒彼此的不易。最終,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近年來,襄城區(qū)法院主動對接轄區(qū)基層需要,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深入鄉(xiāng)村田間地頭、農家小院開展巡回審判,促進鄉(xiāng)村和諧。今后,襄城區(qū)法院將進一步充分發(fā)揮人民法庭的前沿陣地作用,通過巡回審判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以惠民生、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的法律服務,把矛盾解決在萌芽階段、化解在基層,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