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謝慧敏、通訊員彭宇、孫曉飛)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武漢經開區舉辦道路交通事故及危化品槽車泄漏應急救援演練,檢驗應急救援及快速反應能力。
演練現場,模擬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貨車追尾裝有30噸液氨的槽罐車,罐體破損、液氨“泄漏”,情況非常危急。消防救援力量聞警出動,攜帶專業裝備迅速抵達現場,開展救援。
救援指揮人員實時通報,貨車后方,7輛小汽車連環追尾,其中一輛新能源汽車冒煙,多人“受傷被困”,急需救援。武漢經開區立即調派轄區內的6個消防救援站及周邊鄰近區域的10個消防救援站,出動40輛消防救援車、200余名指戰員趕赴現場救援,同時,調派區應急、衛健、城管、氣象等部門參與處置。
武漢經開區消防救援大隊全勤指揮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高速公路應急救援指揮部,按照前方與后方協同指揮運行機制,對現場救援戰斗進行一線指揮。演練中,各救援小組通力協作,稀釋組救援人員對槽罐車及周邊噴水稀釋“泄漏”液氨,破拆救生組用無火花破拆工具施救困在新能源汽車里的司乘人員。
“汽車的車門變形嚴重,‘被困人員’無法自行開門,車輛又緊挨著‘泄露’的槽罐車,這樣復雜的場景極大考驗著救援組的指揮應變和一線人員的專業救援水平。”武漢經開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鄒翔介紹,新能源汽車電池起火后不易撲滅,演練特別模擬了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的場景。“此次演練采用了圍堰滅火法,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浸泡在水里隔絕氧氣,然后冷卻滅火。”
經過近40分鐘的奮戰,所有“被困人員”成功解救,新能源汽車“火災”被撲滅,槽罐車閥門順利關閉,有效防止了危化品泄漏帶來的二次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重傷”人員脫困后,被抬上醫療救援直升機轉運、急救,為“傷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