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15日,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湖北主會場活動暨荊門市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在荊門舉行。
荊門市博物館新館歷經6年建設,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6400平方米,通過專業的展陳設計及新科技、新材料及聲光電的應用,全面展示荊門5000余年的人文歷史積淀。透過七大常設展覽可知,距今約5萬年前,荊門地區開始有了古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這里聚落繁星,城址興盛;“江漢沮漳”,見證了楚人篳路藍縷,銳意進取的創業史。這里出土的郭店竹簡,被譽為“改寫中國思想史的典籍”。
近年來,我省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博物館數量持續增長,辦館質量顯著提高,發展活力不斷釋放,在場館建設、藏品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開放服務、文創等方面都取得新進展。此次活動中,公布了第七屆(2022年度)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及2023年湖北省文博系統“講好荊楚故事”講解大賽和“十佳推介文創產品”評選結果,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宜荊荊恩”城市群博物館聯盟輪值博物館交接儀式,及我省博物館入駐抖音簽約儀式。
此次活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荊門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博物館協會、荊門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荊門市博物館協辦。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發表視頻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