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首屆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國家網絡安全與人才創新基地召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通訊員 晏君 徐一帆 攝)
(資料圖片)
盡管首次舉辦,不少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武漢網絡安全創新論壇令人“耳目一新”。
成果落地少走彎路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相關負責人說,此次論壇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打破傳統辦會模式,以問題和成果為導向,集中力量研究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5月16日上午,國家網安基地臨空港會展酒店“大咖云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安專家聚集于此,參加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創新成果交流會。會上,華為、中興、奇安信、安天信息等企業攜31項創新成果亮相。
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教學委員會主任段海新說,有別于企業展示、專家點評的傳統模式,此次交流會增加了創新成果評選和推薦環節。對行業龍頭企業來說,可借此吸收借鑒院士專家、行業用戶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升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成熟度。對部分創新成果還處于原型研發階段的創業團隊而言,獲取的經驗也有助于創新成果研發少走彎路。
上述31項創新成果中,將脫穎而出10項典型成果和4項優質成果,并在17日舉辦的主論壇進行展示。
在漢栽下網安“新苗”
湖北知名網安企業、安天移動安全在創新成果交流會上展示了“基于分布式場景下的應用風險大數據自動化識別與中斷響應系統”。
該項目通過“端云協同”實現用戶安全和產業安全建設的“一舉多得”:為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監管技術支撐,為APP開發廠商提供標準指導,為應用商店提供審核指導和上架檢測依據,為終端用戶提供APP安裝、運行實時檢測能力,營造安全可靠的運行環境。
企業負責人說,該系統完全自主可控,已在諸多領域開展標準化應用示范,“通過參加成果發布和供需對接,將幫助項目更快地落地,助力武漢網安行業高質量發展?!?/p>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南開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張健說,去年該協會組織調研發現,我國網絡安全行業存在創新成色不足的問題?!鞍踩前樯缘?,信息化迭代的過程中,網絡安全技術和產品需要持續升級和創新。”
此次遴選的31項創新成果涵蓋威脅感知、數據分級、隱私保護、隱私計算等多個網絡安全前沿領域。張健認為,這些成果既針對當下也著眼未來,體現了交流會的高水準。
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相關負責人說,論壇閉幕后,該區將積極參與推動優質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為武漢帶來新業態、新發展和新未來。
“有的放矢”培養人才
16日下午,此次論壇重頭戲之一、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創新成果交流會拉開帷幕。
交流會邀請了網絡安全學院學生創新資助計劃資助企業、網絡安全學院和受資助學生,展示創新資助計劃項目一期成果,并啟動項目二期。
據了解,資助計劃最突出的特點是著力促進產業和教育之間互動,所有創新任務均由企業提出,直接面向產業網絡安全實際需求和共性問題,引導高校學生開展基礎性、原創性創新,推動培育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良性生態。
“網絡安全歸根結底靠人才。”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陳興蜀為交流會點贊。
在她看來,只有拉近高校和產業的距離,網安人才的培養才能“有的放矢”。近年來,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嘗試“像培養醫生一樣培養網安人才”,“我們邀請網絡安全企業的專業人員為大一新生授課,讓學生們先動手。知其然而不必先知其所以然,隨著他們的成長,自然會帶著問題和興趣去學?!标惻d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