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偌大的車間里,只有3名操作工人,粗壯的機械臂靈活轉動,一件件鈑金件如流水般下線……5月1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武漢方鼎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武漢方鼎”)1號自動化沖壓生產車間,眼前一派繁忙景象。
“一季度,公司新增了東風猛士917等10余款新能源車型訂單,目前接到的零部件訂單已經排到7月份。”武漢方鼎生產制造部總監馮球林介紹,受益于此,今年一季度,武漢方鼎生產零部件約120萬套,完成工業產值1.18億元,同比增長5%。
武漢方鼎位于武漢經開區,是東風乘用車、東風猛士、神龍、比亞迪、吉利、三一重工等多個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成立10多年來,企業年產值從700萬元升至2022年的22億元。2022年,方鼎累計生產汽車零部件350萬套,保供全國10多家汽車整車企業,成為武漢市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
“一輛汽車的零部件數以萬計,我們能生產3000多種。”在武漢方鼎總經理段思清看來,武漢方鼎訂單供不應求的關鍵在于堅持自主研發,不斷更新迭代技術,始終保持與主機廠同步。
早在2018年,武漢方鼎就開始搶占新能源汽車賽道,利用激光拼焊熱成形等技術,向輕量化、降低整車成本、節能環保等方向轉型。“我們與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了獨立的研發團隊,設計研發從零配件的圖紙繪制到整套加工工藝的流程設計,自有研發團隊都能實現。”段思清說。
與此同時,武漢方鼎持續加大智能化改造,累計投入7000多萬元,讓技術升級與迭代與整車廠保持同步。
沖壓車間內,一臺十多米高的“巨無霸”沖床引人注目。馮球林介紹,這臺“巨無霸”是2200噸多工位壓力機,“每分鐘最快可沖壓28次,比普通壓力機高出好幾倍,普通壓力機需14人配合操作才能完成一道工序,多工位壓力機僅需3人,就能一次性完成6道工序。”
乘“技”而上,讓武漢方鼎在新的汽車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目前,武漢方鼎從開發模具到交付成品,整個周期只要3個月完成。2022年,新能源業務為其帶來的產值占比超過30%。
去年底,武漢方鼎投資4000萬元新建一條沖壓生產線,有望在今年8月啟用。“新產線投入使用后,每天可生產5000套以上零部件,年收益超過8000萬元。”段思清表示,今年力爭沖刺380萬套零部件,產值同比增長10%。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謝慧敏 通訊員 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