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品牌,讓宜昌更美好。近日,為期一周的2023年宜昌城市品牌推廣周順利舉辦,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了2023全國地級市傳播指數評價結果,宜昌躋身全國城市傳播百強榜第14位,居湖北地級市首位,并入選中國城市品牌十大創新案例。新華社兩天之內兩次轉發宜昌城市品牌推介文案:“宜昌,一座來電的城市”,全新的品牌口號叫紅宜昌,響徹全國。
城市品牌傳播指數穩步上升的背后是全市對城市形象的大匠心經營和大視野謀劃。宜昌以一城之名,將“中國品牌日”所在周設立為宜昌城市品牌推廣周,“兩周相合”在全國都具有創新意義。宜昌高度重視城市品牌建設,明確提出實施城市品牌塑造與傳播工程,而后在此基礎上細化落實制定實施方案,提出用好世界級的三峽、世界級的工程、世界級的文化三大方向。
滾滾長江穿城而過,大山大水氤氳的世界三峽不僅引領出獨一無二的區域地理標識,而且帶來獨特的旅游資源和生產氣候,44家A級景區大多數以長江三峽山水風光為主景,一年四季有鮮橙和5大茶鄉16條茶旅線路緊緊依托于峽江氣候和山地環境。雄偉的大壩群串聯起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光亮從這里出發,照亮大半個中國,大壩的建設也讓宜昌從一個濱江小城蛻變成世界水電之都,讓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宜昌活力澎湃的脈搏。巴楚文明在這里交匯融合,嫘祖、屈原、昭君等世界級的文化符號勾勒出一幅輝煌燦爛的峽江文明圖景,以屈原為核心,宜昌高質量打造屈原文化“一標三地”,通過一園一節一獎,真正詮釋出屈原是宜昌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全人類的。
宜昌以大格局塑造強化城市品牌多資源整合和全方位保障。聯合各職能部門,從立項到研發,從文化注入到市場推廣全過程整合資源,推動品牌創建和形象提升。以宜昌鮰魚美食地標城市推廣為例,不僅僅組織烹飪專業人士對肥魚菜品進行研發創新,打造主題餐廳、評選美食小吃,還在屈原端午文化節等國家級節慶活動中進行美食嫁接,并聯合農業農村局著力打造肥魚美食產業鏈,聯合文旅局深度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進一步提高宜昌肥魚的國內國際知名度。市場監管局挺膺擔當強化要素保障,出臺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規政策,激勵企業開展商標自主創新,整合分散行業商標資源,與此同時,實施品牌創建提升、商標孵化庫指導站培育等項目,在壯規模、提成色、優服務上為品牌強市保駕護航。
大事件營銷和大流量推介助力宜昌城市品牌“破壁出圈”。在城市品牌推廣周期間,宜昌高頻率高強度地舉辦各類主題論壇、畫展巡展、音樂節、美食節和體育賽事,全方位調動大眾多種感官系統和事件關注點,激起受眾共鳴,進一步引發城市共情,實現最大化傳播擴散效果。全年期間,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花漾時光系列賞花活動、長江三峽主題藝術展覽、大型節慶煙火無人機表演等活動環環相扣,彈無虛發,獲得了行業和大眾的高度認可,每月的城市品牌形象爆款作品征集更是鼓勵大眾自主創作,讓每個人都可以發聲,人人成為城市的代言人。除此之外,本屆城市品牌推廣周盛邀“天下宜昌人”擔任城市品牌推廣大使,借助新華社、中新網和中國城市報社等國家級平臺實現聲量破圈和流量反哺,讓更多人看到宜昌美好活力的城市面貌和形象,為宜昌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賦能助力。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佳峰(宜昌秭歸)
責編:楊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