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袁知欽)春賞油菜花,夏榨菜籽油。在大冶市羅家橋街道,連片的油菜進入成熟收割期,種植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運用機械收割油菜,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走進榨橋村,顆粒飽滿的油菜莢壓彎了枝干,長勢喜人。在種糧大戶陳世明的200畝油菜地里,收割機正在田間轟鳴作響,一排排油菜被卷入機器,在自動完成油菜脫粒后,油菜果殼和油菜秸稈則被收割機碾成碎片,直接拋灑還田。在收割機的后端,油菜籽從卸糧口源源不斷地流入車廂。
“我們的菜籽從種到收,都采取機械化操作、科學化管理來保證菜籽的產量,今年,我們的菜籽畝產在200斤左右。油菜收割完之后,我們接下來將種植水稻和大豆。”看到油菜迎來大豐收,陳世明的內心充滿了喜悅,他不禁感嘆道:“這都是街辦各項惠農政策的結果!”
“種油菜的好處多,油菜開花是風景,油菜成熟可榨油,油菜秸稈還可以放在田里做肥料。”“我們也能通過流轉土地或是參與勞作得到分紅,只要田不閑著,老百姓日子就會過得越來越好。”村民汪師傅訴說著豐收的喜悅,臉上寫滿了“幸福”。
據了解,羅家橋街道是大冶湖高新區的核心區域,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采用“合作社+大戶+散戶”的運作模式,引導、動員村民進行勞動力投入,發展規模化種植產業,實現一地多收,讓農田變成農民增收的“黃金田”,增加了個人及村集體經濟收入,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目前,羅家橋街道土地耕種率達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