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5月15日下午,華中師大一附中第九屆科技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科技節上,同濟大學將進行以“科創上海 數智同濟”為主題的成果展示,眾多科創新產品將亮相。
開幕式上,同濟大學校長助理劉潤教授講話,向本次科技節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表示,科技創新關系到國家振興和民族未來,同濟大學為廣大學子成就科技創新夢想提供了卓越舞臺,期待更多的學子們來到同濟,用汗水和智慧澆灌科技創新的夢想之花。
華中師大一附中第九屆科技節活動開幕
【資料圖】
此次活動,同濟大學展示了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包括“千針萬確”——便攜式自動靜脈穿刺機器人(自動打針機器人)、“身臨其境”——基于AR(增強現實)技術的3D漫游系統、“天高地遠”——基于無人機和機器狗的智能視覺識別系統等等。
自動打針機器人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
“便攜式自動靜脈穿刺機器人(自動打針機器人)”,是一種小型、便攜、低成本的自主靜脈穿刺機器人。它能夠以完全自主的方式抽血或放置靜脈導管。其成像辨識能力與機械精度保證了穿刺流程的安全性與準確性。該項目曾獲2022年“小挑戰杯”國賽銀獎,2023年第15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我最喜歡的項目”等多個獎項。
“基于AR(增強現實)技術的3D漫游系統”,巧妙融合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的技術,廣泛運用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后,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機器狗
“基于無人機和機器狗的智能視覺識別系統”,以無人機、機械狗等新型移動設備作為搭載平臺,利用機載電腦和創新算法,實現結構損傷高精度實時檢測,助力土木工程智能防災。
除了以上實物展示之外,華師一附中的學子們還將在同濟專家的指導下參與一系列科技活動。同濟大學電子信息與工程學院的龔曉亮教授,將帶領同學們進行“大腦探索初體驗”——任務態功能磁共振影像虛擬仿真實驗和體驗腦機接口控制游戲。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張建衛教授團隊,將向同學們展示一系列“物理科學模型”,包括靜電感應起電機、輝光球、機翼升力演示儀、飲水鳥等。
據介紹,近年來,同濟大學以人工智能為傳統學科發展全面賦能,注入新內涵,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平臺搭建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多點出擊,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今年5月,同濟大學獲批建設“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一系列平臺聚焦國家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的各領域,助力該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