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網友發帖實名舉報國泰航空歧視非英語乘客,并公布了相關錄音。他稱,自我坐下開始,就不斷聽見后艙乘務員開始用英語、粵語抱怨,“如果他們不會說毛毯的英語,那他們就不配毛毯”“他們聽不懂人話”……該乘客表示,整趟航班兩個半小時,自己一直處于心痛、難過、憤怒的狀態。
相關截圖
【資料圖】
5月22日晚,國泰航空發布聲明回應,稱已知悉有關旅客在國泰航班CX987上的不愉快經歷,對此深表歉意。國泰航空一直以來致力于為旅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對于此次事件高度重視。已經聯系相關旅客進一步了解情況,并會進行嚴肅調查處理。
就在該聲明的下方,有網友稱其道歉不真誠。有網友譏諷,“不是挺會說英語的嗎,怎么不說了?”
相關截圖
網友:問飛機幾點起飛,被罵“瞎了眼”
一位網友稱,給我附近的外國人發完餐食,不給我任何吃的,直接服務下一排的乘客了,投訴了也沒有回復。
網友投訴
知乎上一位網友分享了他在2015年遭遇的不愉快:我問登機柜臺的員工幾點起飛(我還是用粵語問的),結果,工作人員直接大罵,你瞎了眼嗎?然后,一個老外過去問同樣問題,同一個人但是和顏悅色地說了五分鐘。
不少人表示,國泰航空歧視消費者的并非空乘或地勤人員,而是整個公司的“文化”,受到公司高層的默許和縱容,投訴不會有實質性的作用。
此外,國泰航空公司還有提供中英文不對稱菜單等“劣跡”,在網上時時引發是否歧視的討論。
公司2020年曾裁員8500人,占公司總人數的近四分之一
2020年10月,國泰航空公司公布了重組方案。方案提出,國泰航空將整體削減8500個職位,約占集團總數35000個職位的24%。其中,駐香港的5300名員工將被裁減,駐外員工也將會裁員600名。
國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在2006年收購港龍航空和2019年收購香港快運航空后,運力占到了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的57%及貨運量的41%。不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國泰航空的業績在2019年出現下跌,全年凈利潤跌至16.91億港元,同比下降近28%。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航空業大受打擊,國泰航空也不例外。在國泰航空遭遇困境之后,香港特區政府向國泰航空提供78億元港幣過渡性貸款,并可實時提取使用。
不少航空業人士認為,大灣區市場將成為香港航空行業復蘇的重要希望。但是,如此歧視消費者,如果受到內地消費者的抵制,國泰航空又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