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晨光)“一畝地60元,半畝地也就是30元,機器停一會都不止這個價了。”5月24日,高新團山鎮李沖村駐村輔警黃國超帶著村隊長在田間地頭巡邏防控秸稈焚燒,路遇收麥經營戶與農戶因土地面積問題產生糾紛,于是立即展開調解。
調解矛盾糾紛。通訊員 供圖
5月中旬,襄陽進入“三夏”季。為搶抓農時,襄陽高新公安全面啟動“田間警務”,涉及農村地區的三個派出所組織7名社區民警、13名駐村輔警,通過“板凳入戶”“背包進田”,與群眾面對面,及時發現掌握鄰里、地界、銷售等各類涉農糾紛,通過常態走訪、多員聯調,做到矛盾糾紛發現在早,化解在小,最大限度解決農戶煩心事、操心事。
“張叔,遇到有人給你打電話,說是銀行卡有問題或者讓你投資,你可別信,那都是詐騙。”一大早,黃莊社區民警王昕便走進了村組,通過與農民聊家長里短,及時“破解”各種騙局。
夏收后,伴隨著農戶腰包鼓起來,各類網絡詐騙、上門推銷、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等涉農違法犯罪隱患增加。為做到防范未然,守好群眾錢袋子,高新公安充分發揮社區民警、駐村輔警“黨務+警務”職能作用,聯合黨員干部、聯動職能部門、聯勤鄉賢五老走訪入戶,檢查到點,打好“組合拳”,織密“防護網”。
在宣傳防范上,分局采取“網上+網下”區域全覆蓋的方式,網上根據近期易發警情案情,每日選取反詐案例,再由社區民警、駐村輔推送至村組群,宣防到人,并隨時解答農戶各種疑難困惑;網下社區民警、駐村民警組建由村隊長、退伍軍人、熱心村民等構成的“義警巡防隊”,在開展涉農安全隱患排查的同時,將防詐、防火、防盜、禁燒等宣傳單傳遞到農戶手中,通過講解真實案例,讓農戶熟知預防技巧和犯罪分子常用套路,使安全防范入腦入心。
收割后緊跟著就是播種。為切實維護廣大農戶合法權益,分局積極與農業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接,開展聯合執法,嚴把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質量關,從源頭上杜絕非法行為,并對轄區涉農經營店的進貨臺賬、銷售記錄等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嚴懲整治各類違法行為。
“三夏”以來,高新警方調處涉農矛盾糾紛20余起,入戶進田宣傳防范230余次,及時整改各類安全隱患6起。金黃麥田里竄動的是藏藍“楓警”,高新警方將始終以“腳沾泥土,人到屋檐”的精心守護,當好“三夏”收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