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荔、潘斌斌)為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高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從小提升文化自信,5月19日,在李時珍誕辰505周年暨第4個湖北省中醫藥日來臨之際,襄陽市中醫醫院“中醫襄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來到襄陽市第二十中學開展首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小小岐黃計劃——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暨校園研學“七個一批”系列實踐活動。
校園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此次活動采取理論加實踐的方式同時進行。首先,藥學部副主任藥師焦玉通過“中醫藥文化之旅”的PPT講解,結合湖北中醫藥日,讓學生們了解李時珍與《本草綱目》、中醫區別于西醫的“望、聞、問、切”就診方式、常用的中醫適宜技術以及身邊常見的中藥。
主管藥師張荔結合即將到來的端午節,講授端午節的由來及常見的懸艾葉菖蒲、佩香囊(防疫)、洗藥浴、吃粽子(藥膳的一種)等中醫藥文化故事。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中藥傳統稱量器具戥子,介紹香囊內容物的中藥品種及功效,一起制作“驅瘟避疫”香囊。
校園活動現場。 通訊員 供圖
主管藥師崔瑾瑾、肖晏嬰通過植物拓染的方式演示講解中藥原植物何首烏、銀杏葉、絞股藍、麥冬還有其他常見植物如楓葉等。
眼科主管護師張再勤、楊晨結合青少年預防近視主題,向學生們講解正確用眼護眼睛的生活方式,發放防近視科普手冊,講述眼保健操的正確穴位按壓,進行耳穴壓豆防治近視的實踐操作。
醫院中醫藥研究所中藥部主任黃德紅介紹,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包括學習一批中醫藥文化知識、了解一批中醫藥自我保健方法、制作一批中醫藥文化產品、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展角、培養一批小小岐黃人、建設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志愿者、帶動一批中醫藥家庭。
此次活動是為踐行中醫襄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首站,讓學生對中醫藥文化有初步的認識,增強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對堅定學生自身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