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底,湖北省將啟動開展擅自拆改房屋建筑承重結構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排查整治正在進行裝飾裝修用于生產經營,包括辦公、酒店、健身、培訓、養老機構、影院、KTV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公眾聚集場所的房屋建筑和居民住宅。
目前,大量家庭裝修和商業經營性用房的裝修改造,均涉及到室內格局的調整,但是未經報建審批的亂改亂拆是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如室內裝修為了增大空間亂拆承重墻,為了增加營業面積未經方案審批私自在現有建筑上增建、搭蓋,會破壞房屋原結構荷載,甚至超出房屋的極限承載力,輕則導致房屋開裂,重則出現整體建筑坍塌的重大安全事故。那么怎樣才能防止此類重大事故再次發生呢。
房屋結構安全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頂梁柱”,需多方發力齊抓共管。根據部署,5月底,湖北省將開展擅自拆改房屋建筑承重結構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排查整治正在進行裝飾裝修的各類辦公、商業經營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居民住宅。重點排查報建手續是否齊全;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是否有合格的設計方案且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裝飾裝修企業承擔;需申報登記的項目,是否向物業管理單位申報登記等。各地住建和房管部門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立查立改、邊查邊改。
確保房屋結構安全,除了雷霆行動,還需常態化機制監管。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建筑質量監測、檢驗、評定機制,加強對建筑工程及裝修公司的全過程監管,細化并嚴格落實主要施工方的報備流程。讓業主或房屋使用方清晰了解裝修改造方案報批、圖紙審核流程。同時還應建立和完善賠償制度,明確損失由誰來承擔,讓亂拆亂改者充分了解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并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不遵守規范的從業人員進行懲罰和從業限制。
確保房屋結構安全,需從源頭樹立對安全的敬畏意識。目前,商品房交付會配套給業主出具《住宅使用說明書》,載明房屋平面布局、結構、附屬設備、配套設施、詳細的結構圖(注明承重結構的位置),要求不能占有、損壞、移裝的住宅共有部位、共用設備以及住宅使用規定和禁止行為。但很多業主表示并不清楚具體規定,裝修也只是到物業公司交個押金后就開工了。各基層單位應動員社區、開發企業、物業公司,定期開展“安全裝修月”等宣傳活動,不能將規定只停在紙面上。
還要鼓勵基層監督的落實安全防范。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大對物業公司專業能力的培訓,筑牢第一道防線,并加強對物業公司履職不力的提示和懲罰力度;還可公布常態化的監督舉報熱線,對身邊異常的改造裝修提高警惕,加大民間監督力度。
只有增強全社會公眾房屋結構安全意識,在常態化監督及管理等方面形成制度保障,才能切實消除房屋建筑裝飾裝修過程中亂改亂拆、破壞承重結構等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黃振琳(湖北武漢)
責編: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