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億公里!這是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飛”)成立35年來,交付給客戶的光纖總長度。
1.5億公里,這是地球到太陽的大約距離。這意味著,全部“長飛造”光纖連起來,足夠從地球抵達太陽6次。
“迎著光的方向,我們矢志追光35載。相信光,成為光。”5月30日,長飛成立35周年媒體見面會上,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介紹,長飛作為中國第一根商用光纖的誕生地,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產品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企業成功走向全球的典范。
(資料圖片)
7年蟬聯全球第一
1988年5月,長飛由原郵電部、武漢市和荷蘭飛利浦公司三方創建,是中國光通信行業首批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
“35年來,我們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實現了從行業追隨者到行業引領者的蛻變。”莊丹說。根據權威咨詢機構CRU數據,自2016年以來,長飛7年蟬聯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銷量全球第一,穩坐“光纖大王”的寶座。
據介紹,長飛成為全球唯一掌握PCVD、VAD、OVD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實現了原材料、零部件和制造裝備的國產化,并向海外反向輸出設備。如今,長飛光纖預制棒單棒拉絲長度已達1萬公里,處于行業全球最高水平。
“從追隨到引領,源自長飛35年聚焦核心技術,堅持自主創新。”莊丹表示,長飛每年將營業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發,不設上限,成為行業唯一一家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企業;積極主持或參與起草各類標準200余項,其中已發布國際標準23項、國家及行業標準141項;累計申請專利1300余項,獲得國內外專利1000余項,棒纖領域專利數量全國第一。
五大海外基地均在擴產
長飛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3億元,較上年增長約45.03%。其中,海外業務收入約人民幣46.4億元,增長超過50%,占總收入比例超過三分之一,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這是長飛繼2021年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首次超過30%以來,再次實現國際化征程上的穩定跨越。
“我們在印尼、南非、巴西、波蘭等地投資建設5個海外生產基地,每個基地都在擴產。”莊丹介紹,如今,長飛位于印尼基地的光纖及光纜擴充產能已投產,位于波蘭的光纜產能也規模量產,位于巴西和南非的產能正按計劃擴充、預計2023年投產。“下一步,長飛將進一步完善在北美、中東等地區的海外產業布局,不斷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在武漢新城重點布局第三代半導體
長飛,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同樣成立于1988年。
與光谷同歲,在光谷成長。“下一步,我們要不斷加大在光谷的投資,投身到武漢新城的火熱建設中,以實際行動回饋光谷這片創新的熱土。”莊丹表示,長飛將在武漢新城重點布局、大手筆投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領域。
在這一領域,長飛已于2022年5月完成了對蕪湖啟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及蕪湖太赫茲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的收購與整合,并將公司更名為安徽長飛先進半導體有限公司。
除第三代半導體外,長飛還在光模塊與光器件、工業激光、海洋工程等領域多元化戰略布局,助其拓展第二增長曲線。
面向未來,莊丹表示,長飛將繼續做強做優做大主營業務,深入實施多元化、國際化戰略,進一步完善全球產業布局,成為全球光纖光纜行業的領導者。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通訊員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