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三夏時節“搶”字當頭。連日來的陰雨天氣為水稻插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南漳縣廣大農民朋友搶農時、忙插秧,依托農業機械化加快水稻栽插進度,全縣39萬畝水稻種植面積目前已經完成過半,機械化程度達71%。
在九集鎮老官廟村村民張饒的水稻田里,他正開著一臺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奔忙在田間地頭,不一會兒工夫,一畝稻田已經插上了秧苗。
(相關資料圖)
九集鎮老官廟村村民 張饒
前期我進行了機械化育秧,所以現在下秧就很方便,直接下秧盤,整齊一點的田塊不到十分鐘就能下完。一畝田可以節省100多元錢。
張饒還是九集鎮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每到水稻插秧時節,他忙完自家田塊,就組織機手為其他農戶服務。
九集鎮老官廟村村民 張饒
截至目前,插秧半個月我已經服務了1500畝田地。這幾年找我服務的農戶越來越多,他們覺得機械化省時又省力,還有出門打工的農戶也會把地全部托管給我。
與此同時,武安鎮雷家營村村民童祖強正駕駛乘坐式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一邊下秧苗,一邊施撒肥料。
武安鎮雷家營村村民 童祖強
以前我們都用手撒,用的量大,水一放就跑了,現在我們采用側深施肥,直接施到根里,精準、精量,不會流失、揮發,一步到位。
水稻側深施肥是在高速插秧的同時,將水稻基蘗肥同步施在稻株根側3厘米、深度5厘米處的施肥方法,是省力、節本、增效的一項技術。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升,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組織農戶機械化育秧、插秧,投入150套機械化育秧設備、2700多臺插秧機,其中,高速乘坐式插秧機350多臺,正在推廣階段的懸掛式側深施肥機200多臺。
南漳縣農業農村局 農機和漁政股負責人 劉友政
今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39萬畝,目前通過機械化作業插秧面積完成已經過半,機械化程度達到71%,相較去年提升了5%。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王成波 陳潔 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