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周陽、任偉)6月2日,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匯吉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無人智慧農場進行了夏季播種作業,這標志著該區的無人智慧農場建設正式進入實質階段。
無人拖拉機對收割完小麥地進行旋耕。通訊員供圖
該無人智慧農場位于襄州區雙溝鎮陶王崗村,占地面積為500畝。在當日的旋耕作業中,一臺無人拖拉機對廢棄的麥地進行了旋耕,并且完成了直線行駛、農具升降、轉彎掉頭等操作。該無人操作系統由華中農業大學無人智慧農場技術團隊研發,基于北斗導航系統,農機手可以通過手機或PC端控制軟件遠程下達作業指令。
據該合作社負責人王平凡介紹,該套無人農機操作系統的優勢是可以24小時作業,每天可完成旋耕作業200畝左右,同時可以節省4~5個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作業質量。目前,耕、種模塊已實現無人化,飛防作業通過無人機作業,下一步計劃購置無人收割機,實現全程無人化的耕種管收。
該無人智慧農場是湖北省級農業事業創新發展(農機)補助資金項目,也是襄州區政府與華中農業大學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的試點項目。據襄州區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孫付山介紹,通過該無人智慧農場的建設,耕地、播種、管理、收獲全程無人化,僅需要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種植管理,這不僅推動了襄州無人農機技術的運用,也提升了該區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
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節省勞動力成本同時還提高了耕種作業的精度和效率,為農業生產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