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乘組”順利返回,專家解讀接替乘組:將是開展在軌實(試)驗項目最多的乘組|速讀

2023-06-04 11:34:07 來源:極目新聞

打印 放大 縮小

離開地球187天后,神舟十五號乘組于6月4日清晨返回東風著陸場,三名航天員順利出艙,狀態良好。

自去年11月以來,神舟十五號乘組先后執行了四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了多項任務。同時,三名航天員還開展了多次載荷出艙任務、28項航天醫學實驗,以及38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獲取了寶貴的實驗數據。


(資料圖)

神十五乘員返回地球后,包括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在內的神舟十六號乘組將開展比往次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及在軌試驗項目。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記者詹钘拍攝)

安全著陸,感覺良好

4日早晨6時,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東風著陸場,氣溫16攝氏度,風力3到4級。太陽掛在地平線,天色已白,多支搜救隊已經在著陸點附近集結。

早在3日21時29分,遙遠的太空中,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

“各車注意,收攏人員準備出發!”4日6時21分許,收到返回艙著陸點的坐標后,各分隊按照預定計劃,迅速向返回艙落區靠攏。

一路上,地面搜救車隊疾馳向前,煙塵滾滾。早已待命的四架搜救直升機螺旋槳轟鳴。隨著直升機緩緩降落至返回艙附近,身著橘黃色搜救服的航天搜救隊員迅速展開無水肼檢測、警戒區建立、便攜站架設等工作。

6時50分許,返回艙艙門被打開,三名航天員報告感覺良好。工作人員一邊說著“歡迎回家”,一邊將航天員抬出返回艙。

航天員費俊龍出艙后揮手致意。(通訊員汪江波 攝)

航天員鄧清明出艙后揮手致意。(通訊員汪江波 攝)

航天員張陸出艙后揮手致意。(通訊員汪江波 攝)

截至7時12分,在熱烈的掌聲中,三名航天員分別被抬往各自的醫監醫保車。

隨后,工作人員對艙內物品進行了整理。返回艙完成任務后,將被運回北京。

航天員出艙后被醫監醫保人員抬走。(記者詹钘拍攝)

圓夢乘組,出艙最多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飛船發射入軌。

2023年2月10日0時16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被稱為“圓夢乘組”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這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費俊龍、張陸漫步太空,成功圓夢。

4月15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第四次出艙活動。4月20日,“圓夢乘組”的三位航天員在太空與上合組織國家青少年代表們連線互動,對孩子們提出的在空間站如何克服失重?怎么解決吃飯問題?休息時做什么?等問題作出解答。

5月29日,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四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紀錄。

神舟十五號乘組與神舟十六號乘組會師中國空間站。(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在這四次出艙活動期間,3名航天員先后圓滿完成了艙外擴展泵組安裝、跨艙線纜安裝接通、艙外載荷暴露平臺支撐桿安裝等任務,為后續開展大規模艙外科學與技術實驗奠定了基礎。

除了出艙活動任務外,神舟十五號乘組還開展了多次載荷出艙任務、8項人因工程技術研究、28項航天醫學實驗,以及38項空間科學實(試)驗,涵蓋了生命生態、材料科學、流體力學等,獲取了寶貴的實驗數據。

返回艙著陸現場。(記者詹钘拍攝)

適應重力,恢復身體

4日清晨,神舟十五號返回艙在朝霞中成功著陸,三位航天員狀態良好,并于7時9分先后順利出艙,隨后被醫監醫保人員抬上醫監醫救車,進行重力再適應,并用早餐。

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專家介紹,三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87天,這是一個長期的在軌駐留。長周期后重返地球,對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是一個綜合的考驗。

首先面臨的便是重力再適應,就是身體從上到下各個器官系統都要適應重力的環境。

空間技術專家、航天科普作家張傳軍對極目新聞記者解釋,航天員在太空處于失重狀態,血液均勻分布全身,而當他們回到地球后,重力會引起精神、身體和心理短期不適,血液也會迅速涌回下肢,造成大腦和上身缺血,容易導致暈厥等狀況。

為了幫助三名航天員更快地適應地球的重力環境,地面工作人員要在打開艙門的第一時間展開一系列措施來促進航天員身體機能的恢復。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室工作人員表示,在返回艙內,醫監醫保人員會協助航天員體位調整給予口服補液,促進航天員快速重力再適應;然后抬出專用的航天員抬送座椅,根據航天員的情況調節至最舒服的體位。

后續航天員到醫監醫保載體內之后,還將采取其他的措施幫助航天員適應回到地球的感覺。在地球進行至少6個月的恢復后,才能再次執行太空任務。

“博導”組員,更多期待

5月29日11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

見面會現場,說話慢條斯理、娓娓道來的桂海潮特點鮮明。三人中唯一戴著眼鏡的他,也隨著直播鏡頭畫面瞬間引發了全網熱議——“原來戴眼鏡也能當航天員”。

當桂海潮的簡歷公布,大眾才知道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

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此前,極目新聞記者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神十六乘組是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后迎來的首個乘組。這個乘組包括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桂海潮即是這位載荷專家。

三人中,景海鵬是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是中國目前“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同時,朱楊柱和桂海潮分別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實現首秀。

針對戴眼鏡的航天員,有不少專家做了解釋。有專家表示,通常而言,航天駕駛員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是最高的,其次就是航天飛行工程師,而載荷專家相對要求較低。從國外的情況來看,載荷專家身體素質要求可以相對低一些,包括輕度近視,都是可以的。

神十五乘組完成各項任務,成功返回地球,接替他們的神十六乘組則面臨著更多的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表示,航天員系統綜合考慮了神舟十六號任務特點,于2022年6月完成了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選拔,從首批航天員中選出1名指令長,從第三批航天員中選出2名航天員,其中1人為航天飛行工程師、另一人為載荷專家,共同組成飛行乘組。

由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所以飛行乘組需要承擔非常繁重的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也將是目前開展在軌實(試)驗項目最多的乘組。三種類型航天員組成的飛行乘組,在飛行中他們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優勢互補,更高效地完成各項飛行任務。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 杨玉环三级dvd|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欧洲大片免费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中字久久99|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91福利免费体验区观看区| 日韩电影在线|中韩|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无码XXX视频| 动漫卡通精品3d一区二区|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一本之道高清在线|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最近高清中文国语在线观看| 亚洲大片免费看| 欧美黄色片网址|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59pao成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播放高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