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瞿欣)“先開蓋、嵌入、合上,再裝袋……”6月5日,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在通城縣馬港鎮中塅村進行著,農戶加工軸件的場景如今已成村委會的一道“風景”。
“加工工廠散件時間靈活,很受農戶歡迎。目前村里已有20名農戶參與加工,戶均年增收1萬余元。”中塅村黨支部書記楊愿霞介紹說,軸件的加工以每個3分錢的計件工價由企業收購,動作快的一個小時就能完成200多個。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通城縣馬港鎮中塅村緊緊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這一中心任務,以堅強有力的村黨組織為龍頭,以產業提質為切口,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健康和諧有序發展。
黨建引領,精準推動穩就業。馬港鎮中塅村黨支部針對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婦女和少年兒童在家較多的情況,多次組織村兩委干部外出考察學習,謀求一條農戶家門口增收的路徑。
為此中塅村村兩委干部積極對接縣內加工企業,通過“企業派單+支部承單+農戶接單”的形式,在村里建起“微工廠”,由企業負責提供加工原料及加工設備,進行技術指導,村黨支部動員農戶承接訂單加工。
“這個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操作又簡單,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既方便照顧家人,又能給家里增加補貼,做起來很開心。”在家帶孩子的脫貧戶胡燕說道,如果家里不方便做,也可以去村委會做,效率更高。
不僅如此,馬港鎮中塅村種植中藥材蔓荊子有200余畝,也是由合作社提供蔓荊子種苗、種植技術,村黨支部發放至愿意種植的農戶,待藥材成熟后,企業進行回收、售賣,賣出去的蔓荊子的利潤進行五五分成。
“近年來,鎮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強化鄉土人才培育,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在鄉村建立“幫扶車間”,將就業崗位送到農戶家門口。”馬港鎮黨委副書記吳剛介紹道,通過訂單的形式,讓農戶參與散件加工、養殖土雞等,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促進當地群眾家門口靈活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有效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