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香囊,寄托暖暖的端午情意。端午制作香囊、香包是我國傳統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填充的香囊有助于安神、防蚊蟲叮咬。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6月9日,武漢市青山區鋼花村街道120社區聯合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開展“‘香’約端午 巧手做香囊”主題活動。
【資料圖】
居民制作的香囊
活動現場,大學生志愿者帶領社區居民們一起追溯端午節由來,還介紹了香囊的藥材選用和制作環節。同時,將現階段的疫情防控與端午香囊相結合,講解了端午香包對預防流感等疾病的功效,引導居民們了解香囊的具體用途。
居民制作的香囊
講解后,志愿者們向大家發放了由艾草、丁香、冰片、薄荷等組成的藥材包和制作香囊所需的磨具、針線盒等制作工具。大家紛紛開始了香囊制作體驗,彩布縫合,細線打結,藥包填充后再以抽繩弦扣成索,最后串上穗子,一個個玲瓏奪目、立體飽滿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大家在一錘一搗的研磨中,在一針一線的縫合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現場
看著手中的香囊,聞著四溢的清香,居民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活動后,社區工作者還將手工制作的香囊送到轄區獨居老人家中,給他們也帶去節日的祝福和問候。
活動現場
“這次活動是團委組織的‘學子看青山’系列活動之一,很感激社區給了我們這次寶貴的機會,既能傳播中醫文化,又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深入社區鍛煉自己、提升自己,以后希望能聯合社區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本次活動的帶隊老師、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的李老師說道。
120社區負責人湯銘表示,感謝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送來的“文化春風”,借著這股春風,社區將創新活動方式,借助各類節日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