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記者齊一璇、許文秀 通訊員萬晟、劉婭梅)忠義耿直的“紅臉”是關公;嚴肅威武的“黑臉”是包公……6月13日,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吳家山第四小學美術社團的同學們,先在紙上畫出“關公”“包公”的樣子,再用顏料涂畫在臉譜上,感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蘊含的廉潔內(nèi)涵。
當日,東西湖區(qū)文旅局、教育局和博物館等單位舉辦的“行走的博物館——非遺、曲藝進校園”活動,在吳家山第四小學拉開帷幕。
欣賞傳統(tǒng)非遺項目“京劇變臉”,體驗傳統(tǒng)戲曲魅力。一紙一墨繪清廉,美術社團的孩子們學習“京劇臉譜”的制作,是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走進學校大門,沿著校門右側的海星路,依次陳列8個古代清廉人物展板,懸魚拒禮的羊續(xù)、二不尚書的范景文、不貪為寶的子罕……身著漢服的講解員向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同學們,講解清廉人物背后的故事。
一詞一語話清廉。感悟?qū)W校濃濃的廉潔文化,參觀的家長和同學共同體驗著一場 “古今對話”的廉潔之旅。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在音樂教室和心理健康教室間的空地上,書法社團30余名學生在江志老師的指導下,一筆一劃書寫清廉。孩子們的書法作品,或端莊秀氣,或蒼勁有力,每一筆、每一劃,都傳遞著對清廉的感悟。
在啟智廳,“曲藝薈江城,說唱新時代” 曲藝類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演正在進行,臺上,藝術家們一招一式唱清廉,他們用廉潔故事啟迪心智,弘揚正氣。
“一紙一墨繪清廉,一詞一語話清廉,一筆一劃書清廉,一招一式唱清廉。今年以來,吳家山第四小學通過打造‘四個一’工程,繪清廉、話清廉、書清廉、唱清廉,不斷豐富風清氣正的清廉文化。”吳家山第四小學校長蔡芳介紹,借助“行走的博物館—非遺、曲藝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學校將歷史文化和廉潔文化有機融合,相互滲透,形式多樣,內(nèi)涵豐富,意境深遠。
蔡芳說,學校將進一步豐富“四個一”活動的內(nèi)涵,深挖清廉元素,組織師生創(chuàng)作更多的廉潔文化作品,詮釋廉潔文化、傳播清正廉潔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