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通訊員 白菲斐 通訊員 劉博文 王樹森
95后小伙向往紙醉金迷,為輕松掙錢,便干起了電信詐騙洗錢業(yè)務。在一次存取贓款途中,私心作祟的他,攜帶20萬元潛逃外地,本以為可以利用撿來的身份證改頭換面,不承想,卻被警方鎖定。
抓獲犯罪嫌疑人(通訊員供圖)
(相關資料圖)
6月6日,湖北谷城警方通過偵查研判、順線深挖快速鎖定其活動軌跡,后組成“千里追逃”小隊趕赴廣東省深圳市,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將當事人楊某緝拿歸案。
日薪千元,男子加入“幫信”團伙
今年25歲的楊某是貴州貴陽人,高中畢業(yè)后,在貴陽某建筑工地打工。眼見著同齡人買名牌手機,出入高端娛樂場所,他也忍不住花錢大手大腳起來,每個月都是入不敷出。
今年4月,靠著網貸過日子的楊某,已經在多個平臺欠債,再也沒法抵押貸款了,于是,他在網上找到了一名自稱可以無抵押辦理貸款的網友朱某。遠在沈陽的朱某聲稱,需要線下提供資料辦理,急需用錢的楊某于5月7日前往沈陽,找到朱某辦理貸款。
到沈陽后,朱某向楊某收取6000元包裝費后,以楊某銀行卡的額度太低為由,拒絕了楊某的貸款請求,楊某隨即要求朱某退還6000元款項。朱某又提議讓楊某把銀行卡給他養(yǎng)幾天,等銀行卡額度提高了,便可以辦理貸款,并給楊某介紹了趙某,稱這段時間可以先跟著趙某一起賺錢。手頭拮據的楊某,無奈只能答應。
當晚,楊某在趙某指引下來到一間民宿,見到了趙某及同伴付某。趙某介紹說,他們的工作內容是監(jiān)督跑分人員取出銀行卡里的電詐贓款,然后將贓款存入上線指定賬戶,就能得到高額的報酬。
“上班一天工資1000元,休息一天工資是500元?這也太爽了吧!”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楊某對趙某的話一點就透,明知是違法犯罪,他還是欣然答應。
隨后,趙某讓楊某刪除了先前兩人的聯系方式和聊天記錄,并讓楊某下載“飛機”APP聯系上線,開始了洗錢工作。
卷款跑路,半個月揮霍20萬元
5月9日至5月10日,楊某和趙某順利完成3次上線交代的任務,2天就掙到了2000元工資,楊某很興奮。5月11日,因為跑分人員銀行卡贓款金額較多,趙某提議兵分兩路,一部分贓款由楊某在賓館清點后,去附近銀行存入上線指定賬戶,另一部分贓款便由趙某和付某帶跑分人員去另一個銀行取走。
楊某在賓館中清點完贓款后,便懷揣20萬元贓款前往銀行存錢。到達銀行門口時,楊某看到數名警察在銀行附近執(zhí)行公務,膽戰(zhàn)心驚之下,楊某不敢再往前,迅速轉身遠離現場。
在返回途中,楊某突然想到:“包里的現金是贓款,如果攜款潛逃,趙某應該不敢報警,而且兩人的常規(guī)聯系方式已經刪除,他們想找我也找不到了!”于是,缺錢的楊某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帶著20萬元贓款就地尋找一偏僻旅館躲藏,這一躲便是三天。
5月12日晚,見手機上沒有任何動靜的楊某覺得應該安全了,他便向自己銀行卡中存入68000元用于償還信用卡欠款,又將100000元轉至其姐姐賬戶中窩藏贓款,隨后,楊某花費8000余元購置一部新手機并置換了一身新行頭,連夜乘飛機從沈陽逃竄至深圳。
到達深圳后,楊某使用幾年前偶然撿到的他人身份證開始生活,妄圖利用他人身份重新開始。“換了個環(huán)境,換了個身份,這下誰都找不到我了!”自以為高枕無憂的楊某出手闊綽,頻繁出入高消費場所,過上了紙醉金迷般的生活。
鎖定行蹤,被抓后又驚訝又后悔
今年5月27日,湖北谷城縣警方刑偵大隊根據上級反詐作戰(zhàn)指揮中心下達的案情線索,在偵辦一起發(fā)生在該縣的詐騙案件中鎖定了兩名貴州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通過研判分析、線索梳理,將兩名涉嫌洗錢的犯罪嫌疑人付某和趙某成功抓獲。
經審訊,付某和趙某二人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向警方供述出卷走20萬贓款跑路的楊某。
此時的楊某,正愜意地享受著得到的巨款。他白天在酒店里睡覺,晚上便出入在各種高檔會所、酒吧,殊不知,谷城警方早已通過人像識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鎖定了他的行蹤。
6月6日,谷城警方連夜趕至廣東省深圳市,聯合廣東警方在一處臨時租住的公寓內將楊某成功抓獲。
“為了不被發(fā)現,我從來沒向別人說過我的老家在哪里,沒想到還是被你們找到了!”面對突然找上門的公安民警,楊某顯得一臉的不可思議。他沒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竭力隱藏身份的行為還是沒能逃過警方的追查。
被抓后,回想起這一個月的生活,楊某后悔萬分:“我不該貪圖享受,不該參與‘幫信’犯罪,更不該卷款跑路!”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審理中。等待楊某的,將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