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鄭成波 王輝)“在我深陷泥潭的時候,是您的信任和幫助給予我動力,讓我對生活重新有了憧憬和希望,讓我感受到抬頭挺胸、踏實生活的幸福。”在第36個國際禁毒日來臨前夕,武漢市公安局硚口區分局漢水橋街派出所專職禁毒民警史開宏收到戒毒康復者小方(化姓)的來信,聽聞小方的生活越來越好,她很是欣慰。
群眾贈送錦旗致謝史開宏。通訊員供圖
【資料圖】
據悉,今年52歲的史開宏,自2019年擔任專職禁毒民警以來,日復一日奔波于街區鄰里之間,用真誠相待、真情陪伴、真心幫扶助力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盡快脫離毒品危害,回歸社會。她負責的漢水橋街中心戒毒社區先后榮獲“武漢市禁毒示范街道”“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真誠相待 再返坦途
小方曾經是一名吸毒人員。2022年元月份,小方來到武漢市硚口區漢水橋街中心戒毒社區,找到專職禁毒民警史開宏,希望得到她的幫助。“小方能來找我們,說明她已經邁出了與昨天告別的第一步。”史開宏說道。
史開宏帶領禁毒社工開展禁毒宣傳。通訊員供圖
2008年,小方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癮,慢慢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為了籌措毒資,她從小偷小摸發展到盜竊,15年間多次走進監管場所的大門。小方來到漢水橋街中心戒毒社區的前幾天,剛服刑期滿出獄,家人沒有來接她,小方知道家人對她徹底失望了。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戒掉毒品,重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接下來幾天,小方四處應聘,但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了。慢慢地,身上的錢也快花光了,她急需找到一份工作,靠自己自食其力。
當天晚上,史開宏和小方聊到很晚,不停鼓勵她堅定信心。第二天,史開宏將小方的情況和處境告訴了同事和相關部門。接下來,街道、司法、工會等部門和民警一起,向愛心企業尋求幫助,終于幫她找到一份工作,還包吃住。小方暫時從困境中走出來,人也爽朗起來,每月按時到戒毒中心做檢查。
“你只是生‘病’了,需要醫生的治療,更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共同努力,就能戰勝任何困難。”這是史開宏和吸毒回歸康復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不僅僅是鼓勵他們,也激勵自己盡最大能力幫助他們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真情陪伴 重拾人生
張寧(化名)原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一次偶然接觸到毒品,一張張錫紙燒得他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第一次來到中心戒毒社區,張寧一個人坐在板凳上,呆坐許久默不作聲,直到史開宏將一杯熱水遞到他手中,他才告訴民警,自己想戒掉毒品。
史開宏和康復人員一起包愛心粽。通訊員供圖
“他需要的是生活上的關心和開導。”史開宏將張寧的情況寫在記錄本上。有段時間,張寧生病了,史開宏得知情況,趕忙上門詢問情況。“家中有老人要照顧。”張寧擔心自己出門,老人在家沒人照顧。“你安心就診,老人我們會照顧的。”史開宏將張寧送到醫院,辦理好檢查手續。
接下來的日子,街道、社區、民警、社工一起輪番照料老人。張寧身體逐漸恢復后,還參加了民警組織的戶外活動。張寧說:“大家時刻關心我的生活,照顧我的情緒,你們陪伴我看病,還幫忙照顧母親,現在我的身體在逐漸康復,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也更強了。”
2022年以來,史開宏和禁毒社工們陪伴有實際困難的吸毒康復人員到醫院看病就診8次,上門送藥110余次,漢水橋街中心戒毒社區收到錦旗10余幅。2022年12月,一位代姓康復人員,將一面寫有“真情幫扶送溫暖,三年送藥暖人心”的錦旗送到漢水橋街派出所,對民警的幫扶工作表示感謝。
真心幫扶 續擋風雨
玲玲(化名)是一位吸毒康復人員,前幾年沾染上新型毒品,在漢水橋街中心戒毒社區禁毒社工的幫助下,她成功拒絕了毒品的誘惑。在家人的幫襯下,她做起了早點生意,幾年來,無論刮風下雨,她都堅持出攤,史開宏也經常去光顧她的生意。
今年5月初,史開宏路過玲玲的攤點時,發現她一連好幾天都沒有營業,旁邊的攤主告訴民警,“前段時間聽她和家人說,想找一個固定的門店經營早點,是不是換了位置?”史開宏找到專門跟進玲玲康復工作的禁毒社工了解情況,原來玲玲是因為生病住院,家人都在照顧她,沒時間打理早點攤。一直以來,史開宏都在關注玲玲的生活,但是直到現在才知道她一直在為找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固定攤點而發愁。史開宏覺得自己的幫扶工作做得不到位。
“目前,我們和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為玲玲聯系了一個固定場地經營早點生意,幫她解決好實際困難。”史開宏說道。
2022年6月,武漢市已授牌10個禁毒示范街道,5個無毒社區。漢水街是硚口區唯一授牌的示范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