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火熱的六月,我和兄弟單位的同事們一起相約武漢,參加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實訓營。培訓課程內容豐富、有趣,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湖報集團的老師們結合大量優質教學案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帶來了一堂堂優質課程,干貨滿滿!
雖然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但在老師們的講授下,我發現自己需要學習提高的還有很多。湖北日報劉振雄老師在《全媒體新聞文字表達創意技略》的課上,與大家分析了“新聞真實”與“事件真實”的關系,令人對時下網上各種“反轉”的背后邏輯有了深入認識。他用大量具體案例為我們講解了全媒體時代文字表達的技巧,譬如建議間接引語與直接引語的參差搭配,直接引語巧妙用方言,可增進文章的鮮活感;多關注很多詞匯的同義詞、近義詞,做視頻用“齊心協力”效果好,文字稿用“勠力同心”可能效果好;他說,網絡流行詞其實是有“年代感”的,“新詞”趕緊用,“老詞”要注意文中主人公的“年代背景”,時代變化每天都在發生,文中各個年齡段的人,語言表述也是一個“生動的衡量”。總之,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能增添文章的生趣,關鍵看你是否用心。
他自嘲自己其實沒有文化,然后開玩笑說“你可以沒文化,但你的文章可以有文化”,科技日新月異,做個有心人,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獲取知識,來彌補我們撰寫文章時需要的知識技能。雖然文字是冰冷的,但劉老師講到要寫出人情味,寫出具有人文價值的新聞報道,這不僅能引發讀者的共鳴,還可以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一個禮拜的學習,收獲滿滿,我既從湖報集團各位優秀老師的授課中獲得很多新的知識,也從各兄弟單位的小伙伴們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好方法、好思路,受益匪淺,感觸良多,期待下一次相約。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實訓營第12期學員 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