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赤壁市大力推進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把鄉土風貌、特色文化與現代旅游需求有機結合,依托村鎮特色和優勢資源,打造休閑度假民宿、露營基地、蔬菜瓜果基地觀光采摘等農業文旅融合模式,讓村莊變“錢莊”, 風景是“錢景”。
度假民宿 強村富民新動能
“這里的環境很好,換上古裝,感覺像是進了古代的大觀園之類的地方,周末過來玩玩、吃吃本地特色菜,住兩晚,很放松,下次還會跟家人一起來。”咸寧游客郭孜璇跟幾個姐妹換上漢服,撐上油紙傘,在赤壁市官塘驛鎮半畝塘藝術村內小橋上拍照打卡。
(相關資料圖)
半畝塘藝術村的創始人胡志才原本是個熱愛木雕的藝人,相繼投資7000多萬,搜集鄉村廢棄老物件建起這個詩意浪漫的藝術村。在這里,不僅能欣賞古香古色的風光,還能領略油畫、雕塑、陶藝、竹藝、漢服等藝術的魅力。依托半畝塘藝術村建設的半畝塘藝術民宿為旅客準備了特色素食和茶藝、陶藝、垂釣等文化休閑體驗項目,打造集藝術創作、交流、培訓、展覽和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旅游區,讓游客“來了還想再來”。
遠離城市喧囂,沉浸式體驗鄉村靜謐,是很多上班族節假日的首選。近年來,赤壁市大力發展“回歸經濟”,大力倡導在外成功企業家回報家鄉;積極引導本地農村合作社、農業領頭人延長產業鏈辦民宿。
“目前,赤壁市有10多家民宿在建,將增加近50間客房,還有幾家旅游開發公司正在洽談,利用閑置房屋打造民宿示范點……”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祝愛華介紹,民宿的發展為強村富民注入了發展動能,也讓更多人觸摸到了鄉村振興的強勁脈搏,越來越多的人吃上了“旅游飯”。
露營基地 村級經濟新增點
“這里的風景很美,室外活動也很豐富,孩子放假了帶他們出來玩玩。”周末,赤壁市民葉佳琪與朋友們帶著孩子來到車埠鎮雞公山的影途部落——赤壁營地。白天,她們在陽光下、草地上嬉戲玩耍;夜晚,他們在星光里、燈火中野餐小酌,盡情享受假日的放松愜意,度過了難忘的周末美好時光。
影途部落——赤壁營地規劃面積105畝,按照標準露營場地打造,依山而建,最大限度保留了場地內原有植被,分為VIP帳篷、拎包入住帳篷、公共餐食活動區域、兒童游樂區及花海區等。所有帳篷內的床品均按照高端酒店配置,餐食采用日式烤肉及國風下午茶的特點。
“我們目前經營的有三個項目,帳篷住宿、圍爐煮茶、日式烤肉。我們每周六會有一個主題活動,本周的主題是親子家庭的手工制作。”影途部落——赤壁營地負責人胡超介紹道。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富有野趣的鄉村樸素生活,對于久居城市的居民頗具吸引力。在短途游火熱的當下,雞公山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將露營引入鄉村旅游,打造家門口的首選出游地,嘗試探索鄉村旅游發展。試營業期間,所有名額短時間內就被預訂一空,每周末都預訂火爆。
“鄉村振興要實現村集體的進步,我們跟他簽的合同是每年將營地收益的3%付給村里,這對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是個特別大的鼓舞,也讓我們村集體經濟收益得到了很好的增長。”車埠鎮雞公山村黨支部書記徐前階說。
瓜果采摘 農戶門口新增收
眼下正值藍莓成熟上市季節,赤壁市余家橋鄉大豐收果業產業園里成片的藍莓樹長勢蔥郁,一顆顆飽滿圓潤、晶瑩剔透的藍莓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游客們穿梭其中,將一顆顆“藍色寶石”收入囊中。
湖北大豐收果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特色水果種植、果苗培育、水果深加工、銷售、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的民營企業。公司自2008年5月開始,以楊梅和藍莓為主要品種,建設綠色有機果園、農業休閑觀光采摘體驗園共2300多畝,合作聯營基地3000多畝,建有水果深加工和研發中心等,是鄂南最大的特色水果種植和深加工研發基地。近年來,公司與多所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獨家首創金梅酒,成功研發優質楊梅白蘭地酒,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公司帶動12名脫貧戶就業,每年提供臨時性就業崗位約85個,向村民支付勞務報酬約120萬元。
除了藍莓,余家橋鄉叢林村的枇杷也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我們村枇杷種植面積超100畝,除了枇杷,還有楊梅、藍莓、梨子等水果基地,咱們‘水果之鄉’大部分水果都在我們村。歡迎大家來我們村采摘、游玩。”叢林村黨支部書記魏波先見人就津津樂道。
近年來,赤壁市余家橋鄉致力于發展特色水果產業,鮮果經濟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村民持續穩定增收,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打造地方特色名片,助力鄉村振興。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宋少琴)
編審:馬春霞
編校: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