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擔心家族病找上門,女子瘋狂網購十余種藥物服用,用來“控制”血糖,不料引發藥物性肝損傷。日前,經十天對癥治療,羅女士的一系列不適顯著緩解,復查肝功能完全正常,即將出院。
看著血糖指標恢復正常,排除糖尿病的確鑿診斷,28歲的羅女士(化姓)終于釋然。原來,今年年初,羅女士總覺得口干舌燥、四肢掌心多汗、易煩躁,持續數月不見好轉,考慮父親、爺爺、外公等三代直系親屬都曾患有糖尿病,擔心之下,她上網搜索相關病癥,也懷疑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為此,她特地網購了二甲雙胍緩釋片、葡萄糖酸鋅、輔酶Q10、多種維生素片以及進口提純的甲狀腺激素等十余種藥物及保健品試圖逆轉病情。可間斷服用三個月后,癥狀沒有任何緩解,反而還出現食欲減退、厭油、皮膚瘙癢、手部肌肉萎縮等諸多異常。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近日,羅女士才來到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腎病內分泌科尋求診治。
經檢查,接診醫師龔程告訴羅女士,她沒有患上糖尿病,其前期出現的口干、多汗、情緒急躁等表現,更多與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相關。但另一項檢查結果卻顯示患者肝功能不全,轉氨酶值甚至高于正常值的十余倍,結合患病經過和出現異常癥狀的時間節點,排除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因后,龔程認為羅女士患上了藥物性肝損傷。“三個月來盲目口服種類多、量大的藥物破壞了肝細胞,導致了肝臟損害。”龔程解釋,這才是引發患者食欲抑制、皮膚瘙癢等藥物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根本原因,而并非糖尿病及并發癥所致。
為避免病情進展引發肝衰竭的可能,腎病內分泌科為羅女士制定了護肝、降酶等綜合支持治療方案,經過治療,羅女士的肝功能恢復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