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晏晶)近期,武漢市黃陂法院高效妥善化解一批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系列案,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近年來,該院高度重視涉企糾紛矛盾化解,推出六項舉措促進案結事了人和,有力維護轄區和諧穩定,打造低成本法治化營商環境。
該院充分利用法官聯席會議討論涉企群體性案件,集思廣益、評估風險,預判審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做好風險化解應對措施,有效提高案件審判質量和效率。該院召開法官聯席會議11次討論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物業服務合同糾紛等5種類型涉企群體性糾紛,涉及案件1360件。
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對涉企群體性糾紛,從立案受理開始,以“一案一評、一環節一表一評、線上線下雙評估”形式,將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貫穿于辦案全過程,重點對案件審理程序和裁判結果可能對企業造成的經濟影響進行評估。統一裁判標準,準確把握司法力度和溫度,為企業生存下來、發展下去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發揮聯動機制。對容易引發群體糾紛的房地產系列案件用好用活聯動機制,積極與區住建局溝通協作,發揮住建部門的專業優勢,深入了解案涉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共同排查問題風險、糾紛隱患,切實保障企業健康發展。該院邀請區住建局等行政部門參與化解涉企群體性糾紛75起。
該院注重通過實地調查,近距離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司法服務職能,對企業難點痛點問題進行梳理排查,增強企業法律風險意識,讓司法有力度有精度有溫度。今年該院上門走訪企業50余次。
將調解貫穿涉企糾紛審判全過程,窮盡調解手段,多角度、多方面與案涉雙方分析對比調解與判決的利弊,提出多種解決方案供雙方參考,為調解方案的合法性、可行性提供具體意見,以最低成本化解矛盾糾紛,消除發生群體性事件隱患。該院審結的涉企群體性糾紛調撤率48%。
推行“示范訴訟+”模式精細化審理。對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案件實行精細化審理,判決生效后,形成判例或者調解方案,為后期觀望的當事人發揮示范案件的引領作用,讓其余平行案件當事人接近、接受示范裁判,預防和協商化解同類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