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6日,中鐵十一局隆重舉辦捐贈交接儀式,正式將企業的明星產品、千噸級高鐵箱梁運架一體機“昆侖號”(模型)移交給國家博物館,標志著中國鐵建自主研制的“國之重器”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收藏的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在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總部,國家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緩緩揭開綢蓋,對“昆侖號”1∶46模型仔細驗收后,鄭重簽訂捐贈協議,并頒發收藏證書。與“昆侖號”(模型)同批次捐贈移交的還有30余項研發、設計、制造、應用等相關文獻檔案、生產建設實物、證章資料,極具歷史性意義。
高鐵箱梁最重近1000噸,架設如此大的“巨無霸”,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施工設備。“昆侖號”是全球首臺千噸級高鐵箱梁運架一體機,與傳統搬、提、運、架每個環節均需要一個設備不同,“昆侖號”集提梁、運梁、架梁功能于一體,整體建設速度比傳統架橋機提高25%以上,有效節約了建設成本。
據介紹,“昆侖號”是我國目前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多、應用場景最廣泛的高鐵箱梁鋪架裝備,創造了多個第一、多項突破,可滿足24米、32米、40米等各類不同跨度的箱梁施工作業。“昆侖號”在業內采用了航母材質、應用高強度鋼材和防裂紋焊接新工藝,它不僅能夠穿山渡海,還能在零下20度至零上50度環境、7級大風下等嚴苛環境下進行施工作業,能在隧道內自動行駛,并能自動糾偏。該設備已累計取得31項專利成果。
“昆侖號”已應用于我國首批高速鐵路40米箱梁架設試點線路——我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僅用218天完成湄洲灣跨海大橋架設任務。
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高鐵建設里程碑的重要“見證者”和“親歷者”,“昆侖號”記錄了我國高鐵施工裝備制造突破“卡脖子”難題,從“跟跑”實現了全球“領跑”,進一步鞏固了我國高鐵建設領域的領跑優勢。2021年被評選為“央企十大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