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孫楊、李鋒)6月30日,湖北宜城召開高規格的市委人才工作會議,重磅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助推宜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3”人才新政,全面優化重建、提檔升級,完善上下貫通的人才政策體系,釋放出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的強烈信號,努力把宜城打造成為集聚人才的強磁場、創新創業的新高地,為推動“千億級、五十強、幸福城”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宜城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導廣大人才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這對我們政策起草有著決定性的指導意義。”
據宜城市組織部門介紹,“1+3”人才政策從實施六大重點人才項目、推進五大人才發展機制改革、強化三大服務保障、推出十項激勵措施等方面,為人才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務,貫穿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
引才政策更加給力
人才面試現場。通訊員 供圖
政策覆蓋面更廣。對全市規上限上企業新引進的全職人才和事業單位引進的緊缺人才全部給予政策支持,吸引廣大有志有為有能的優秀人才來宜創新創業。政策含金量更高。對引進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正高級職稱的人才,5年內共可以領取18萬元的生活補貼;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5年內共可以領取12萬元的生活補貼;“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的人才,5年內共可以領取9萬元的生活補貼。引才方式有創新。鼓勵企業柔性引進緊缺高端人才,柔性引進的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國內外頂尖人才(A類)、國家級領軍人才(B類)采取“一事一議”予以支持;省級領軍人才(C類)、襄陽市級拔尖人才(D類)分別按照企業實際支付人才薪酬待遇的50%,最高給予企業10萬元、5萬元一次性補助。
育才體系更加完備
專家人才早餐會。通訊員 供圖
聚焦產業人才培育。鼓勵企業自主培育人才,對引才育才力度大、成效顯著的企業,經認定后,按照每引進或者培養1名全職博士研究生(或正高級職稱者)、碩士研究生(或副高級職稱者、高級技師)、本科生(或技師),分別給予企業5000元、2000元、1000元的一次性引才育才補助。聚焦技能人才培育。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企業開展新技師培訓,對取得中級工、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的,分別按5000元/人、6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聚焦法治人才培育。創新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意見》,鼓勵和支持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并對取得A類職業資格的給予獎勵。
用才舉措更加務實
宜城人才驛站。通訊員 供圖
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企業建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企校聯合創新中心、中試基地,鼓勵支持企業新建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海智計劃工作站等平臺,按照有關政策文件規定落實扶持措施。支持科創團隊建設。對企業引進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宜城發展的,項目落地并經專家組評審后,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相匹配的創業扶持。企業引進的全職人才在宜申報入選國家、省級重大人才工程(計劃)的,分別給予企業10萬元、5萬元的補助。鼓勵人才服務平臺建設。探索開發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信息平臺,依托平臺開展人才分類認定申請、動態調整和服務保障,建立健全人才服務體系。
留才環境更加優渥
安居保障。強化青年人才安居保障服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編制青年人才公寓建設規劃,探索建設綜合型青年人才社區。大力建設人才驛站,為符合條件的來宜求職應聘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費住宿。對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新引進的高層次青年人才購買由市國投公司開發的商品住房,享受93%至95%的購房折扣。教育醫療保障。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宜城市公辦幼兒園、小學、初中,根據個人申請,按照屬地原則和就近入學原則統籌安排。推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優化生育全程服務保障。配偶就業保障。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的配偶愿意來宜工作的,可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對口安排工作;無工作單位的,可根據本人條件和意愿,幫助推薦到適當的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