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阮瓊 通訊員郭斯 吳慕楓)6月30日,黃岡市發展全域大文旅專班召開新聞發布會。黃梅市發展全域大文旅專班負責人潘郭華解讀該縣文旅宣傳語“戲鄉福地 靈潤黃梅”。
【資料圖】
黃梅位于鄂贛皖三省交界,素有七省通衢、鄂東門戶之稱。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區位,讓荊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在黃梅交匯交融,孕育了眾多獨具風韻、璀璨靚麗的非遺文化。其中黃梅戲是當之無愧的一朵奇葩。
潘郭華介紹,黃梅是黃梅戲故鄉,自古歌風很盛,尤以采茶歌為最。明末清初,黃梅采茶調順長江、下江南,傳唱大江南北,在安徽安慶發展壯大,成為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今,黃梅戲韻悠揚、戲風濃厚,看戲、聽戲、學戲、唱戲,已經融入黃梅人的生活日常。
“就在幾天前,黃梅剛剛舉辦了第十一屆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唱響大黃梅’活動及首屆全國黃梅戲愛好者藝術節,全國17個省市6000余名黃梅戲愛好者云集黃梅,開展萬人齊唱黃梅戲活動,奏響了傳承發揚黃梅戲的時代強音。”潘郭華說。
黃梅之所以說是“福地”,是指黃梅禪的智慧和思辨。黃梅是中國禪宗文化發祥地。近年來,黃梅禪文化及新時代哲學思想高峰論壇,吸引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知名專家學者聚集黃梅說禪論道,武漢大學還專門在黃梅設立禪文化研究中心。
潘郭華說,“靈潤黃梅”,“靈”,靈在人文:黃梅是聞名全國的詩詞之鄉、楹聯之鄉、挑花之鄉、武術之鄉,擁有黃梅戲、黃梅挑花、禪宗祖師傳說、岳家拳四張國家級非遺名片。黃梅也被評為“千年古縣”,連續五屆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靈潤黃梅”,“潤”,潤在山水。黃梅地形從北至南,呈山地、丘陵、湖區、平原梯次分布,大別山的秀麗,龍感湖的雋永,百里長江的磅礴,賦予了黃梅北方山奇與江南水媚兼而得之的山水風情。黃梅勾勒出“春可踏青賞花、夏可避暑漂流、秋來采摘體驗、冬能詠梅觀鳥”的山水畫卷。
除此之外,黃梅有“吃魚不見魚,似面亦非面”的黃梅魚面,有“正清和雅、碧玉流香”的黃梅禪茶,有質優肉美的黃梅龍蝦,有“水果皇后”美譽的黃梅藍莓,無不氤氳著“人間有味是清歡”的黃梅味道。“黃梅有女皆挑花”。經過500多年代代相傳,黃梅挑花工藝美輪美奐,被稱為“無聲的抒情詩,立體的中國畫”。
潘郭華說,“戲鄉福地、靈潤黃梅”,符合黃岡大文旅戰略定位,契合了“大美黃岡 此心安處”的心靈之約。
黃梅景區景點眾多,養生養眼又養心。網紅打卡點東山小鎮景區已經建成投入運營、20000畝的“繡娘田園”核心景區已經成型、袁夫稻田已經發展成為旅游連鎖景點……來黃梅,可以到五祖寺修禪、問梅村聽戲、挪步園避暑、玫瑰谷漂流,還可以到繡娘田園體驗自然之樂、太白小鎮感受農耕之趣、紅十五軍誕生地汲取紅色營養。在黃梅,既可以得到“身體的康養”,又可以享受“心靈的安放”。
潘郭華盛情邀請:“隨著合安九、黃黃兩條高鐵在黃梅交匯設站,黃梅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彰顯,期待游客朋友們來到‘戲鄉福地 靈潤黃梅’體驗獨特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