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間,湖北降雨增多,高溫高濕,局部地區出現大暴雨、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當前,正值春玉米抽雄吐絲灌漿時期、夏玉米拔節期,以及春棉初花期、夏棉苗蕾期,強降雨天氣有可能引發階段性洪澇災害,對玉米生長不利,也易引起棉花水發旺長、蕾鈴脫落及“兩萎病”的發生。為盡量避免或減少因災造成的損失,省農技推廣總站發布玉米、棉花田管技術指導意見。
梅雨期間玉米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一是疏通三溝,搶排積水。降雨前,及時排查田間廂溝、圍溝、腰溝,確保“三溝”通暢,做到雨去田干,減少漬害。降雨后,受淹的田塊,全力組織排水,盡量減少作物受淹時間,減少玉米植株損傷。
【資料圖】
二是因苗施策,分類田管。受淹時間較短的夏玉米,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者中微量元素復配苯醚甲環唑、多菌靈、丙森鋅、甲基硫菌靈等藥劑提前預防病害,補充營養,提高玉米的抗病、抗災能力。?
三是加強監測,科學防治。雨后高溫濕熱環境,極易造成病蟲害大爆發,要做好病蟲害監測預報。密切關注強降雨后玉米出現葉斑病、穗腐病和莖腐病等病害,退水后要及時防控玉米螟蟲、草地貪葉蛾等害蟲。
梅雨期間棉花田管技術指導意見
一、清溝排漬。清理三溝,及時排漬降濕,做到雨住田干,促進棉花根系發育,對于倒伏的棉苗,待土壤墑情適宜時及時扶正。
二、中耕除草。雨過天晴后及時中耕松土破板結,增強土壤透氣性,結合中耕做好除草。
三、早追花鈴肥。移栽棉提倡早施重施花鈴肥,見花施肥,結合中耕,做好起壟培蔸。夏直播棉在梅雨結束后,見花之前,搶墑早施。
四、科學化調。多雨易形成棉苗水發旺長,加速花蕾脫落,應根據苗情長勢,視天氣情況,結合土壤墑情,在苗期、蕾期、初花期分別畝噴縮節安0.5克、0.5-1.5克、2-3克,做到前輕后重,少量多次,控制好果技間距和株型。對于受漬害滯長的棉苗,噴施葉面肥(2%尿素+0.2%磷酸二氫鉀或“802”、蕓苔素、棉花專用微肥等)1-2次,促進棉苗快速恢復生長。
五、病蟲防治。根據病蟲情預報,重點抓好盲蝽蟓、紅蜘蛛、棉鈴蟲、薊馬、枯萎病、黃萎病、紅葉莖枯病的防治。近期,需要特別關注盲蝽蟓危害,采用菊酯類農藥防治,每隔10天防治一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