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輿情數據分析師 宋司琦 潘頔 實習生 艾菊琳
6月30日,“楚治”5月創新案例榜單發布,本期榜單亮點紛呈,有單位真金白銀為科創企業添薪助力反響好;有單位調研走訪服務民生收效好;有單位促進都市圈文化文物資源“共建、共通、共享”評價高;也有單位創新文明實踐之路,用文旅志愿幫扶惠及各類人群近十萬人次獲點贊。
從省直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案例排行榜看,人行武漢分行、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湖北銀保監局等5家單位聯合印發《湖北省科創企業創新積分信用貸款業務實施辦法》,通過地市風險補償、省級獎補等措施,深入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應用,增加科創企業有效信貸供給,已向2964家積分企業發放貸款224.82億元,真金白銀為科創企業添薪助力。湖北銀保監局引導轄內農商行探索基層黨建和業務有機融合的模式,選派業務骨干到“村兩委”掛職“金融村官”,深度融入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形成“村銀共建+整村授信”新模式。湖北省司法廳、省工商聯、省律師協會不斷做實“萬所聯萬會”機制,在全省范圍內動員組織律師事務所及律師服務團隊與工商聯及其所屬商會建立聯系合作機制,助力商會和企業提升法治建設水平,有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相關案例獲新華社、新華網、法治網、湖北日報、荊楚網、長江網等媒體關注報道。
本期市州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活動榜單中,2023“荊楚購·仲夏激情休閑季”消費促進活動獲得新華網、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光明網等央省級媒體高度關注。5月18日,武漢市文旅局在武漢博物館組織舉辦了“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暨“鎮館之寶·館長說”啟動活動。活動中,武漢都市圈各城市博物館發起成立武漢都市圈博物館聯盟,共同做大做強武漢都市圈博物館品牌,促進武漢都市圈文化文物資源“共建、共通、共享”。
從市州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案例排行榜看,武漢市檢察機關自2022年偵監協作機制建立以來,實現了兩級檢察院偵監協作辦掛牌全覆蓋,并以此為依托銜接眾多工作機制,形成“鏈式反應”,把單個機制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由點及面形成疊加效應,最大程度優化辦案。在武漢市商務局指導下,市餐飲協會授牌,肯德基設置了3家食物驛站,今年將食物驛站從肯德基餐廳延伸到社區里,精準觸達有需求的居民,不僅給居民提供了方便,也是共建和諧社區治理的創新。隨州市問需于企,重點打造推行政企“直通車+面對面”、選聘營商環境“觀察員”、實施專項監督“十項行動”、開展“局長走流程”、舉辦企業家故事會五大特色品牌,讓廣大群眾和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到營商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隨州市一季度新簽約經省商務廳認定投資項目71個,合同金額4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5%、29.2%。相關案例獲檢察日報、經濟日報、中華網、湖北日報、荊楚網、長江網等媒體關注報道。
本期市州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活動榜單中,2023“荊楚購·仲夏激情休閑季”消費促進活動獲得新華網、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光明網等央省級媒體高度關注。5月18日,武漢市文旅局在武漢博物館組織舉辦了“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暨“鎮館之寶·館長說”啟動活動。活動中,武漢都市圈各城市博物館發起成立武漢都市圈博物館聯盟,共同做大做強武漢都市圈博物館品牌,促進武漢都市圈文化文物資源“共建、共通、共享”。
從區縣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案例排行榜看,針對輕罪治理,建始縣檢察院運用“評理說事”機制,邀請人大代表、政府干部、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與當地群眾組成“評理說事幫幫團”,將釋法說理搬到村民家門口,推進矛盾糾紛化解。谷城縣是湖北省委組織部首批確定的13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之一,致力于打造富有鄉土特色的黨建領航鄉村治理模式,推選“百戶網格長”引導村民自治,建成愛心食堂16家、愛心教室18家,惠及群眾3萬余人,開展農業盛會帶動千余種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達3.2億元。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交通大隊融合“文明交通 共同締造”理念,參與道路設計優化,開展進學校、進社區的“小圓桌”會議,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實現城市交通精細化治理,5月份以來中南路武珞路路口擁堵類、事故類警情分別下降65%、25%。相關案例獲新華社、光明網、檢察日報、正義網等媒體關注報道。
從區縣系統社會治理創新活動榜單看,5月6日,保康縣公安局禁毒大隊組織民警深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拒絕毒品誘惑,擁抱美好未來”主題禁毒簽名活動,以案說法等方式,向學生介紹毒品的危害及涉毒違法犯罪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幫助青少年筑牢禁毒思想防線,獲得中新網等媒體關注。5月27日上午,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開展“愛心相伴 與法童行”主題系列活動,并講授法律知識宣傳課,讓孩子們懂得法律既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也對自己的行為具有約束性,引導孩子們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