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理略、通訊員鄂文旅、陳園園)連日來,三峽大壩游客量節節攀升。據統計,截至6月30日,三峽大壩旅游區今年共接待游客150萬人,較歷史最高年份2019年同期增加5萬人。
今年春節以來,三峽大壩旅游區積極開展“研學旅游”“紅色旅游”“文博+旅游”“生態+旅游”等多種活動。上半年,“研學旅游”活動接待游客3.6萬人;“生態+旅游”活動接待游客6000多人,成為游客新寵。
一直以來,三峽大壩旅游區持續舉辦“看見非遺”系列活動,將荊楚文化、生態環保成果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讓古老的非遺煥發新時代的光彩。通過開展“我們生活在長江”兒童繪畫展、水電站系列展覽,將長江文化、水電文化以可視化方式傳播給更多的游客。組織游客參與著春服、沐春風、賞春景“十二花神”活動、愛滿長江情定宜昌2023全國百對青年三峽大壩集體婚禮、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現代文明火種”采集儀式等活動,充分調動游客參與積極性、激發廣大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在豐富旅游區文化內涵的同時提升游客滿意度,發揮大國重器宣傳展示平臺作用,展現三峽大壩旅游區品牌形象。
三峽大壩旅游區持續致力于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作用。今年,在做好日常游客接待的同時,還邀請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東輝中學的40余名師生、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和枝江市團結路小學的180名師生來到三峽大壩,感受大國重器的震撼之美和祖國的繁榮強大,激發孩子們民族團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
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峽大壩旅游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開展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旅游活動,持續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緊跟三峽集團建設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步伐,努力將三峽大壩旅游區建成世界一流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