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7月5日,海南省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商戶“三亞天涯彭進風海鮮店”作弊將海鮮稱重塑料筐重量計入賬單結算,存在短斤缺兩的違法經營行為。市執法部門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將涉事商戶清退出場,作出對涉事商戶罰款30萬元的處罰;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全面停業整頓,并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處罰。(據7月5日環球網)
(資料圖片)
當地通報
處罰看起來很重,對商戶罰款30萬元,對海鮮加工廣場罰款10萬元,并且責令整個海鮮加工廣場全面停業整頓。只要停業整頓,那整個損失肯定遠遠超過罰款金額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感覺到疼。
即使是罰到疼,不少網友還是覺得不解氣。博主“鐵頭懲惡揚善”的視頻顯示,他買的紅花蟹100塊錢一斤,單子顯示2.26斤,復秤只有1.44斤;皮皮蝦70元一斤,單子顯示1.76斤,復秤1.00斤。該網紅在市場里怒吼:你們把三亞人的臉都丟盡了!
雖然說,網紅的言行在拍視頻時有一定的夸張和表演成分,但他所發視頻的內容,最終被證明是真實的。對商戶處罰的30萬元,也正是博主在視頻中所要求的“頂格處罰”。看了前因后果,感覺監管部門被一名網紅牽著鼻子走,實話說這不應該啊!
被處罰的商戶開出的價格并不便宜,為何還要在重量上動心思?一方面,恐怕還是心太黑了些,能宰一個是一個;另一方面,商戶如此膽大妄為,海鮮加工廣場也有責任,在事發后甚至稱“商戶是下崗職工”來博同情。另外,商戶如此明目張膽宰客,難道監管部門就被蒙在鼓里,一點都不知道?難道,該商戶今天才宰客,宰的只是舉報的博主?
相關視頻截圖
有網友就稱,如果市場監管部門經常去市場采購一些海鮮,現場就能發現問題,為什么非要等人舉報投訴?這個質疑是站得住腳的,暗訪執法也是執法的重要方式,應該經常用起來。
現在,三亞成了一些博主賺流量的“富礦”。他們盯著三亞的海鮮市場拍視頻,能逮住一個短斤缺兩的就意味著有流量,自己也會被網友贊為“一身正氣”,是整頓當地宰客之風的“英雄”。
可以說,事后再重的處罰,都比不上日常無漏洞的監管。目前,夏季來臨,暑期已到,三亞又開始熱鬧起來。可以想見,不管是海鮮市場、租車市場、景區景點、餐飲酒店等,少不了各種糾紛和矛盾,一件負面事件,就有可能在熱搜榜上掛好幾天。
今年春節期間,三亞的一些負面信息就經常掛在熱搜榜上,給人一種“再也不去了”的觀感,這對一座城市形象的傷害是巨大的。今年五一期間,網上就傳出三亞冷冷清清的傳言,雖說傳言未必符合事實,但提起三亞,不少游客搖頭卻是客觀事實。
恢復游客的信心,就要綜合施策,重罰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還要開動腦筋,主動作為,打消商戶和市場宰客的心態,挽回游客的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