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潔、通訊員張曼舒)小暑至,武漢開啟高溫“炙烤”模式,去哪里乘涼避暑?
7月8日獲悉,武漢市1400多個社區納涼點已經全部免費開放,為群眾開展納涼服務,居民可以在“三伏天”里享受到26℃的清涼。目前,日均納涼人數近5萬人次。
在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清晨就有很多老人在門外閑談等候。“年紀大了也睡不著,就喜歡到社區看看報紙,和老姐們嘮嘮家常,喝口冰綠豆湯,慢悠悠一天就過去了。”年近八十的顧婆婆說。
西橋社區不僅為居民準備了休閑娛樂設施,還聯合久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了社區照顧中心,免費為居民們測血糖、量血壓,一旦老人出現不適的情況,可以立刻得到有效幫助。
“整個夏季,我們會常駐社區,為老人提供義診服務和日間照料,讓老人在納涼點安心度夏”,久康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江漢區北湖街橫堤社區納涼點,配備了納涼茶、藿香正氣液、人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物品以及圖書等文化刊物,寬敞干凈的納涼環境,吸引很多居民在這里喝茶聊天。
77歲的劉婆婆說,老伴已經離世,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自己一個人在家很孤單,舍不得用空調。在社區納涼點,劉婆婆一邊吹著空調,一邊做著手工活。許多已放假的小朋友來社區學習,居民團隊唱歌跳舞,周圍歡聲笑語不斷。
武漢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每天排班設專人管理納涼點,對用電、飲食、消防等制定安全預案,定時進行巡查,確保納涼點安全運行、困難群眾安心納涼。
社區納涼點的開放,起到了便民惠民的作用,方便居民交流,和諧了鄰里關系,增進了居民友誼。同時,積極開展反電信詐騙知識、文明創建知識等宣傳活動,開展暑期托管、義診、養老服務等公益性質志愿服務活動,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讓居民切實感受到關心和關愛,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