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襄陽市襄城區檀溪街道濱湖社區,迎“七一”文藝匯演活動熱鬧非凡。17個節目中,13個來自社區老年大學,你方唱罷我登場,千余居民掌聲不斷。
(資料圖)
濱湖社區轄區有9個住宅小區,人口密度大。60歲以上有1581人,帶小孩之余,希望多參加一些活動。
去年9月,在社區黨員的組織下,“東方小區板凳會”上,“雙報到”黨員、離退休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共200多人齊聚文體廣場。
“市區兩級老年大學離小區較遠,能不能辦一所家門口的老年大學?”東方化工廠退休職工王金群提出建議。
“中午下午都要接孫子孫女放學,要是能在社區上課,就不用擔心時間趕不上了。”劉建國連忙響應。
家門口辦老年大學的提議,得到現場參會居民的一致同意。隨后,社區向全體居民發放問卷調查表,在意向課程中,模特、舞蹈、葫蘆絲3門課程位居前列。
場地、老師從哪來?開班后怎么管理?
“找培訓機構商量,他們提供場地,我們幫他們做宣傳。”
“每個學員交學費,請老師上課。”
……
濱湖社區黨委班子找到轄區陽光藝術城少兒藝術培訓機構商量,達成一致意見:打時間差,周一至周五白天免費提供場地,4000多平方米,30多個教室。
通過魅力達人秀海選,選出18名多才多藝的“高手”,有太極拳教頭陳波,有全國模特大賽上獲獎的王艷梅……社區人才庫迅速搭建。同時,從社區415名黨員中,選出有管理經驗的王健擔任老年大學負責人。
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到一個月,濱湖社區老年大學順利開班,首期556位老年居民實現了夢想。
62歲的沈淑芳學完瑜伽課,又報名書法班。“老年學堂開到家門口,真是件大好事。”沈阿姨說。
“開設16個班,僅模特課就開了8個班,報名非常踴躍。”王健介紹,按照“便于教育管理、便于活動開展、便于作用發揮”原則,實行社區、教學點、班級三級管理,成立校委會、班委會,明確分工。學員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經過培訓,學員們水平越來越高,模特高級班已經開始接商演。
社區老年大學成立了銀齡互助幫幫團,積極參與社區大家庭治理,包保社區20戶90歲以上的老年人,成為開展反電詐、防溺水的中堅力量。幫幫團成員趙萍說,她包保了一對90歲的王姓老年夫婦,經常陪他們聊天,幫忙買菜。
“社區老年大學反響好,參與度高,讓老年人學習有場地、表演有舞臺,也提升了老年人的歸屬感、幸福感。”濱湖社區黨委書記卓婭瓊表示,社區還成立“濱湖優選”公益集市,吸引轄區洗車店、超市、理發店等156家商戶加入,老年大學每周評選出學習之星,可獲得商戶提供的消費券獎勵,實現學員和商戶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