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 梁方舟)熊爹爹此前因患尿毒癥已經在醫院規律透析了半年,就在最近的一次透析之前,他貪涼進食了放置一夜的冰西瓜,夜間開始出現多次腹瀉,第二天就感覺渾身乏力,家屬幫他測血壓偏低,最重要的是熊爹爹的動靜脈內瘺搏動也減弱了,所幸的是,最終在醫院搶救下,熊爹爹脫離了危險。
據了解,動靜脈內瘺是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在患者出現脫水、低血壓時容易形成動靜脈血栓,進而患者無法進行透析治療,越早處理內瘺越容易再通,節約醫療資源和減輕患者痛苦。
被家人送進武漢市中醫醫院后,腎病科副主任醫師劉濤判斷熊爹爹很可能因腹瀉體液丟失容量不足致內瘺血栓形成,經過彩超檢查發現了2.3厘米的血栓,就立即給予熊爹爹局部手法按摩,并在彩超引導下定點穿刺藥物溶栓治。
經過補液、糾酸降鉀等對癥治療措施,熊爹爹的內瘺血栓當日就溶通了,血鉀降至正常范圍,彩超也提示內瘺血流量可滿足透析需要,至此熊爹爹才轉危為安。武漢市中醫醫院腎病科是湖北省重點專科,除了接診像熊爹爹這樣的尿毒癥患者外,科室還運用中醫扶正固本、健脾益腎、活血化瘀的理論,尤其擅長腎衰病、水腫病、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衰竭等的診療。
劉濤最后提醒,夏季久放后新鮮食物易變質,透析人群普遍免疫力低下,食用久放后食物易誘發腸炎腹瀉,對于一些含鉀量高的食物,透析患者日常應遵醫囑嚴格控制含鉀高食物的攝入,否則高鉀有誘發心律失常嚴重時導致心臟驟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