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崔綱、崔俊杰)近日,襄陽市委、市政府對縣(市、區)、開發區和市直單位及黨政正職2022年度綜合考評結果進行通報表揚。襄陽市審計局再次榮獲“市直單位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先進單位、領導班子及黨政正職年度綜合考評優秀等次”,這是該局連續第7年榮獲此殊榮。
近年來,該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成果導向,針對制約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不斷破局,持續推進襄陽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功能與業務職能互融互促,把好政治領審“方向盤”。牢牢把握審計機關的政治屬性和審計工作的政治功能,從嚴從實落實上級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和各項制度要求,及時提請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審計委員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審計領域重大工作、重要事項,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議專題研究貫徹落實意見,逐項明確重點任務和責任領導、單位、時限,把政治導向、政治要求、政治原則落實到審計監督的方方面面;健全完善市委審計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工作運行機制,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出臺實施加強黨委審計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做到上下貫通、集中統一;堅持將政治建設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做到黨建與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創新并深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一線工作法,持續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建設,不斷深化“支部領航、書記領題、黨員領跑”黨建模式,堅持常態化開展“學先進、創先進、樹先進”活動,形成“全局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以黨建提質“領跑”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
堅持系統思維和研究型審計,擰緊審計質量“管控閥”。圍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紀委監委等領導交辦事項、全市重要會議安排部署重點工作、全市重大建設項目等,堅持早研判、早布局、早施策,精心編制年度項目計劃,實現全面覆蓋與重點覆蓋有機結合;組建研究型審計團隊,對各類審計,特別是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和財政審計、政府投資審計“審什么、怎么審,如何評、如何用”開展研究,提高審計精準度;認真踐行容錯糾錯理念,嚴格“三個區分開來”,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強化審計業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標準化數據采集、智能化模型分析、專業化現場核查”的大數據審計路徑,使審計效率更加提高、結果更加有效;制定《審計現場管理辦法》,嚴格落實審前調查研究、專題培訓,審中現場指導、過程研判,審后復核審理、歸納總結,全程不定期巡檢通報,并依據項目實施周期的長短,明確各審計組匯報的時間節點,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組織對同類項目、同步實施項目和某一時間段項目的審計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和提煉,以改革眼光、前瞻視角來提煉出對宏觀、對全局、對整體有指導意義的對策建議,服務黨委政府宏觀決策。
堅持高效能統籌人力資源和項目安排,下好資源統籌“一盤棋”。一方面,以計劃安排為抓手,分行業、分領域建立審計對象數據庫,科學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頻次,注重不同類型審計項目相互融合、不同行業審計內容相互銜接。如,整合審計項目,將經濟責任審計與企業審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相結合,將民生審計與財政審計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整合監督力量,充分借用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專業力量,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加強成果共享。另一方面,以審計項目為載體,在大數據審計、審計成果共享以及抽調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人員參與現場審計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打破內部科室、市縣審計機關界線,推進跨層級、跨專業、跨部門優化配置審計資源,在全市范圍內實現計劃統一管理、人員統籌使用、質量集中管控、成果共用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效能。
做實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提升審計監督“威懾力”。持續深化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審計跟蹤督促、各類監督協同配合的整改工作機制,維護審計監督嚴肅性和權威性;制定《審計整改跟蹤督辦工作流程》《審計約談辦法》,將審計約談與審計發現問題、問題整改落實同步跟進,實行問題編號、跟蹤督促、情況反饋、整改銷號的動態管理機制,一體推進“查、追、改、治”;組織分層分類開展審計整改“回頭看”,加強審計整改培訓指導,對審計發現的未整改到位問題下發督辦函,對難以整改和“屢審屢犯”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促進完善制度機制;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審計發現問題線索移送及處理機制的意見》《重大疑難審計事項會商機制》等制度,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察等各類監督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力量互促、成果共用等機制,確保審計移送問題線索及時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置,促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
全面激發隊伍活力,用活量化考核“指揮棒”。堅持以業績為導向,積極探索完善量化考核獎懲辦法,促進人人對標對表,人人主動作為。每年對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工作要求,對照上一年度綜合量化考核結果,對標先進地區,不斷優化完善《襄陽市審計局綜合量化考核獎懲辦法》;建立項目計劃執行、審計項目進度、每人審計工作動態、專報撰寫批示、信息宣傳稿件采用、審計移送查處、榮譽表彰獲得等統計分析臺賬,對全體干部進行量化計分,并實行一周一督辦、一月一公示、一點評一通報、一季一考評機制,以實績進行亮榜曬績;對綜合量化考核總分靠前的個人,在各類評先評優和干部任用、職級晉升、干部培訓中予以優先考慮、參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