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北省級中醫龍頭單位與61家基層衛生機構組建社區醫聯體?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胡夢、黎婉婷)8月3日,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與洪山區、武昌區、青山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及鄂州市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6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等簽訂醫聯體協議和黨建結對共建協議,正式成立社區醫聯體,將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不斷提升基層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
在成立大會上,6名社區基層中醫師代表向醫院6位科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拜師,后續,共有40名基層中醫師將跟隨導師一起會診、查房,切實提高理論和臨床診療能力。洪山區珞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袁鴻燕認為,此次社區醫聯體“黨建與結對強業務”的合作模式,將業務建設和黨建結對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積極探索了一種可推廣、可復制的醫聯體合作模式。洪山區衛健局副局長毛新岳表示,此次社區醫聯體的成立,標志著醫療機構從對口支援、技術協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互助發展階段,湖北省中醫院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互幫互助,促進中醫醫療基礎整體提高,助力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的創建。
據了解,湖北省中醫院將不定期派駐專家到社區醫聯體單位開展義診、坐診、教學查房、手術、疑難危重患者會診等業務。并以基層需求為導向,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免費接受基層醫務人員前來進修學習。通過以上形式,為基層培養業務骨干,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防治結合”的分級診療模式,使社區醫聯體轄區范圍內的300萬居民在家門口就可獲得優質中醫藥診療服務。
湖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陳剛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是社區建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此次黨建結對強業務的合作,加強醫社聯動,將中醫藥優勢醫療資源引進社區,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咨詢指導、健康干預、健康管理等服務在社區開展,提升社區居民的中醫藥文化素養,全力打通中醫藥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湖北省中醫院院長何小明表示,省中醫院將安排專人專線24小時進行轉診服務,暢通基層患者檢驗、檢查、住院治療綠色通道,為基層轉診提供便利,同時可根據社區醫院的需要開展遠程會診指導,力求讓社區醫聯體單位就診的患者同質化享受到省中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