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李晨(右)搶救患者 ? ?通訊員供圖
8月5日,在萬米高空,新疆博樂飛往四川成都的航班上,一名中年乘客突感胸悶、心慌等不適,面色蒼白、表情痛苦。正在飛機上的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醫生李晨及時援手,緊急施救,助該乘客轉危為安。
8月5日,博樂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3U8548航班剛起飛不久,客艙中響起急促的客艙廣播:“女士們、先生們,現在飛機上有一位生病的旅客需要幫助,如果您是醫生或護士,請立即與乘務人員聯系。”
坐在44排的乘客李晨聽聞后,立即放下手中剛打開的飛機餐,快速趕到后部機艙,只見一位50多歲的男性乘客,手捂胸口癱坐在飛機座椅上。
李晨是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兵團第五師雙河市中醫院醫生、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醫生。“本來以為只是普通的胸悶、心慌,仔細觀察后我還是心中一驚。”李晨回憶說,“當時乘客面色蒼白、表情痛苦、雙眉緊皺、全身冒冷汗,輕輕呼喊他都無力回應,在給予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仍不能改善,我感覺可能有點棘手。”
李晨迅速讓自己冷靜下來,通過詢問病史發現,乘客之前并未確診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由于飛機上沒有相關的搶救設備,李晨憑借多年中醫脈診經驗,為乘客測量生命體征,發現體溫、血壓尚穩,脈搏大約120次/分,呼吸較急促。乘客自述心慌、胸悶。大致了解情況后,李晨請機組人員開辟搶救空間、準備氧氣瓶吸氧、客艙廣播尋藥(硝酸甘油),然后將乘客迅速轉移到空曠的搶救艙位平臥、保持呼吸道通暢后吸氧。同時,她通過幫該乘客掐內關、掐人中,按摩頭部太陽、風池等穴位,達到開竅醒神、改善心腦供血的作用。經及時有效的治療,乘客胸悶、心慌等癥狀明顯改善,呼吸逐漸平穩。后來,該乘客主動要求坐起和停止吸氧,李晨不放心,主動要求把座位換至乘客身邊,以便全程照顧。期間,該乘客又說心前區有點隱痛,李晨立即讓該乘客繼續平臥、吸氧、監測生命體征,同時進行進一步救治。
待病情穩定后,為了緩解乘客及家屬的緊張情緒,李晨主動跟乘客及家屬聊天。通過聊天,她了解到該乘客前段時間體檢,發現肺部長了一個1厘米的肺結節,醫生告知需要手術,該乘客因此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次到新疆來,就是為了旅游散心再回去做手術的。李晨的母親去年也做了肺結節手術,她通過親身經歷以及專業的醫學知識告知乘客不必過于擔心,對乘客及家屬持續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當晚9時23分,飛機安全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通過幾次救護和3個小時的全程陪護,乘客暫無大礙,李晨順利將乘客交到機場急救人員的手中。期間,乘客家屬給她送上了紅包,也被李晨婉拒。李晨說:“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坐飛機搶救患者了,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天職!作為一名湖北援疆醫生,我必須更有責任更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