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財政資金極為緊張的情況下,鄂州市籌措900萬元資金,安裝了“萬門程控電話”設備,將市內與開發區電話聯成了一個電話網,推動鄂州電信事業快速發展。
基于萬門程控電話項目在鄂州落地,鄂州市亟需將縣級區號升級為市級區號。經過多方共同努力,1993年3月21日零時起,鄂州開始啟用“0711”長途電話直撥區號,原老區號“07230”停止使用。
王武偲接受記者采訪。(記者金康 攝)
【資料圖】
篳路藍縷:萬門程控電話在鄂州率先開通
王武偲,1939年10月出生,1964年11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9日被任命為鄂州市郵電局局長,是鄂州電信事業發展的親歷者、推動者、見證者。
據他回憶,1984年,鄂州市郵電局開通鄂城至黃州至蘄春兩條雙工電傳電路,完成漢口至黃岡、黃石60路微波鄂州段安裝工程,并投入使用。當年鄂州市農村電話機線設備升級。
在鄂州市建市四年之后,1987年7月29日,市人民政府至湖北省人民政府專線電路開通使用。1988年,市郵電局安裝長途全自動設備,長話經光纜進入全國自動交換網。
王武偲說,1993年之前,鄂州通訊使用的縱橫式交換機。縱橫式交換機缺點非常明顯,機房占地面積大、噪音大、成本高、容量低。
而且縱橫式交換機安裝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用戶安裝一部固定電話需要支付5000元以上安裝費。一般工薪家庭根本裝不起,更用不起電話。只有工礦企業和政府部門,才能用得起電話。
從市民的體驗感來講,跟縱橫式交換機相比,數字程控式交換機的使用,在當時是“史詩級”的跨越,接通電話時間從過去五秒鐘縮減至一秒鐘,市民安裝固話成本降至3000元以下。
從電信部門的角度來講,跟縱橫式交換機相比,數字程控式交換機占用機房的面積極小,人力資源成本大幅降低,噪音污染小、輻射小,建設成本大幅降低。
1992年,全國各大城市都在爭上“萬門數字程控式交換機”項目,各地政府給予大量資金、政策扶持,鄂州市也不例外。在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鄂州市籌措資金900萬元,并將“萬門程控式交換機”項目列為當年重大民生項目。
王武偲介紹,為爭取“萬門數字程控式交換機”早日落戶鄂州,各地郵電局都派人前往上海等地蹲點求購,鄂州市電信局也派人前往上海蹲守,爭取設備早日落戶鄂州。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年初,裝載萬門程控設備的貨車浩浩蕩蕩抵達鄂州,市里還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后,鄂州市郵電局組織技術人員對城區、鄉鎮所有設備,通宵達旦進行更新和調試。1992年4月8日,鄂州市郵電局市區6000門長途300路端程控電話全省率先開通。
關于鄂州市使用三位長途區號的批復。(受訪者 ?供圖)
鍥而不舍:鄂城縣區號升級為鄂州市區號
“萬門程控電話建成投用,讓鄂州市擁有市級電信基礎,也為鄂州市縣號升級市號奠定了基礎。”王武偲說。
據介紹,那時候,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的區號是兩位數字,地級市是三位數字,縣級市是四位數字。鄂州雖然是地級市,但是一直按照縣級市標配,仍用的是四位數字區號。
就湖北省地市州而言,襄陽區號是710,孝感區號是712,黃岡區號是713,黃石區號是714,711是湖北省預留區號。當時鄂州市使用的區號是7230,這對于地級市鄂州而言,是一件極不公平的事情。
“區號排名前后,決定群眾對一個城市認可程度。排名在前的區號,對城市知名度提升,對城市影響力的提升,都有影響。”王武偲補充道。
“萬門程控項目落地后,區號升級迫在眉睫。”王武偲表示,鄂州市是湖北省經濟改革開放試驗區,又是湖北省第一家經濟開發區——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交往日益頻繁,來鄂州市興辦“三資”企業的外商越來越多,國際、國內長途電話與日俱增。
1991年12月26日,時任鄂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昌燦簽發鄂州市人民政府106號文件《關于將鄂州市長途電話區號7230改為711的請示》。
文件明確,原鄂州市區號是縣級區號,既不適應鄂州市對外開放的需要,又與鄂州作為省轄地級市的規格不相適應,“省里目前仍空一個711的區號。懇請將鄂州市區號7230改為711”。
1992年3月7日,湖北省郵電管理局向郵電部電信總局去函《關于我省鄂州市申請使用711長途區號的函》,函里明確,鄂州市西鄰武漢市,是湖北省重要工業基地,市內有湖北鋼廠是省內主要鋼鐵企業,與武漢鄰近的葛店經濟開發區,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外商投資區。該市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
函件明確,地方政府對郵電通信特別重視,鄂州市地方政府籌集了900多萬元安裝了萬門程控電話,將市內與開發區聯成了一個電話網,程控電話將在1992年4月8日開通。
鄂州市郵電局申請里講述,該局擬將在鄂州市話升位的同時,申請將湖北省備用的(711)三位長途區號,給鄂州市局使用,以替代現用的(7230)四位長途區號。
經過漫長焦急的等待,1992年11月21日,郵電部電信總局發文《關于鄂州市使用三位長途區號的批復》。經研究,同意將原湖北省備用長途區號“711”分配給鄂州使用。
鄂州市本地網電話號碼六位升七位新聞發布會。(受訪者 ?供圖)
滄海桑田:電話號碼由3位升到7位耗時62年
王武偲說,長途區號“711”分配給鄂州使用,具有里程碑意義,鄂州市電信事業邁上新臺階。
1993年3月21日,經郵電部電信總局批準,從即日零時起,鄂州市長途區號由“07230”改為“0711”;5月8日,鄂州市第一個公用電話亭在市一醫院門口建成對外營業,結束鄂州市無公用電話歷史;同年,市話累計裝機突破1萬部。
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鄂城縣成立第一個電話局,當時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之后,電話號碼由3位升到4位,歷時長達48年之久;從4位升到6位,又耗時8年;由6位升至7位,歷時僅4年——1996年7月13日零時,鄂州本地網電話號碼由6位升至7位。
“我們現在熟知的區號0711,‘0’只是長途的一個接入碼,其實區號本身前面是沒有‘0’的。”王武偲解釋道,在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1993年尤其值得銘記。
這一年,鄂州市開通1.5萬門人工—自動數字—漢字尋呼臺,使鄂州市尋呼通訊技術向前邁進一大步;市內4個“大哥大”基站共配置60個信道,可容納1215個“大哥大”用戶。
這一年,鄂州市先后在省內第一家建成150MHz 和450MHz并存集群無線移動電話網;鄂州市郵電局農村電話端局建成11個,在省內率先基本建成本地數字電話網。
王武偲高興地說,鄂州建市40年時間里,鄂州郵政通信事業從完全壟斷到引入競爭、從政企合一到政企分開、從兩個競爭主體到多個競爭主體,走過“改革推動發展,發展促進改革”的發展歷程。
建市以來,鄂州通信事業緊跟時代前進步伐,發展較快。2003年,鄂州市擁有固話用戶17萬,移動電話14.2萬部。十年后,2013年高峰時期,鄂州市固話用戶達到21.3萬。又過了十年,受移動互聯網沖擊,鄂州市目前保有固話用戶8萬,移動用戶110萬,寬帶用戶50萬。
“時代在不斷變化,通信部門唯一不變的是為群眾服務的信心和決心。固定電話安裝費用從建市之初5000元,降至0元,是降幅最大的行業。”王武偲說,鄂州電信部門將與時代同頻共振,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策劃:鄒霞、熊愛玲、胡曉炎
統籌:呂鑒蕾、陳穩定、陳燦、夏雷
記者:王焱堯、阮瓊、陶輝
攝影:金康、曾達飛
致謝:鄂州市委老干部局、鄂州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