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動申購,公司即將登陸科創板。在省知識產權局的指導和幫助下,逸飛激光迅速完成了企業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全方位知識產權布局,在短短兩年內實現了在科創板上市的重大突破。
(資料圖片)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申請和注冊數量快速增長,新興科技正取代傳統生產要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成為當務之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歷時4個月的全省百縣萬企“四知五會”知識產權專員培訓近日收官,經過線上培訓遴選、考前輔導實操、線下考核認證等環節,從17個市州的萬余名企業代表中選拔出優秀專員727名。截至目前,全省知識產權專員隊伍已累計1520人。
創新需求催生人才缺口
在湖北,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約為7.67件,位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
在光谷,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在全國17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居前三,主要集中在光電子信息及生命健康產業。
“因市場出口需要,我們目前存在著知識產權海外布局和風險防控的需求,靠自己去培養既懂專業技術又懂海外維權的知識產權專員,對我們中小微企業來說并不現實。”武漢一家科創型企業負責人說。
“深入企業調研發現,企業向社會招聘的知識產權專職工作者與用人企業的創新維權需求之間仿佛存在著巨大的鴻溝。”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專員來自技術、質量和法務的比較多,專職的比較少,科班出身、能力全面、上崗就能勝任的更少。
近年來,湖北將知識產權專員培訓工作納入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大局,探索推進知識產權人才自主培養,大力培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專業化的急需頂尖人才,遴選一批具備實戰經驗和技巧的企業專職知識產權專業化骨干隊伍,支持和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在武漢市江岸區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聚集了280余家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在小鎮知識產權服務專員的幫助下,這里80%以上企業都擁有知識產權。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知識產權服務業屬高端服務業,對產業創新及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撐作用極為明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尤為重要。
全省2萬余“知識”人參訓
如何滿足企業及時招聘到一名頂用的專員,實現專員從社會到崗位的“一步到位”?湖北在全省范圍內創造性統籌推進以知政策新法、知導航評議、知風險防控、知高價值專利挖掘和會檢索查新、會技術交底、會項目申報、會訴訟應對、會標準化管理為核心內容的“四知五會”知識產權專員考核認證,廣受企業歡迎。
該培訓將知識產權服務理論前沿與業務實操緊密結合,邀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資深教授吳漢東等知識產權知名教授、領軍人才、實務專家為學員答疑解惑,認真梳理各專員小組提出的難點問題清單,深刻剖析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薄弱環節,因地制宜提出對策建議和解決方案。
學員代表、來自華域視覺科技(科技)有限公司的張錦雄表示,培訓有效提高了知識產權一線工作者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企業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學員代表、來自武漢華中師大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陳思思認為,培訓課程體系完整,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容易“消化吸收”,“知慧橋”湖北專利公共服務平臺系統非常便捷,有效提高了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效能。
自2022年6月面向全省首次組織知識產權專員培訓,到2023年7月,全省約2萬余名企事業單位代表參加培訓,通過考核認證全省知識產權專員隊伍已累計達到1520人,培訓涌現了一批優秀專員代表,
據悉,下一步省知識產權局將聚焦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需求,加強知識產權專員能力提升培養,構建知識產權專員能力提升通道,探索建立專員分級分類積分制管理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人才評價機制,壯大知識產權專員人才隊伍,為推動全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知識產權專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