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中宣部“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走進黃岡,多家央媒聚焦東坡廟會,講述黃岡傳承發(fā)展東坡文化,通過廟會搭臺,消費“唱戲”,助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故事。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激蕩,詩與遠方雙向奔赴,讓人們看到一張“好上加好”的黃岡“密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進入新時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文化生活需求的范圍進一步擴大,質量進一步提高,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成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成為游客“新寵”,貴州村超,錦江夜游,西安鐘樓合唱輪番“頂流”,《封神第一部》《長安三萬里》燃爆暑期檔……讓我們見證了文化生活需求的力量。黃岡東坡廟會以“文化味、煙火氣、快樂年”為底色,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受到黃岡市民和游客追捧。據(jù)統(tǒng)計,今年1至2月,黃岡先后開展了“東坡廟會?2023春節(jié)季”活動和“東坡廟會?2023花季?黃州梅”活動,共舉辦文藝演出、非遺展演、黃岡優(yōu)品展銷等1164場,累計吸引游客近600萬人次,拉動消費30多億元。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文化傳承發(fā)展,為文旅融合發(fā)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文化因旅游而可親可近,旅游因文化而生動雋永。當《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覺醒年代》《流浪地球》這些浸潤著中華文化、飽蘸著中國精神的精品力作在海內外熱播;當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進人民群眾心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不僅厚植著我們的自信、浸潤著我們的身心,而且讓文旅融合發(fā)展生機勃勃、活力無限。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黃州是東坡文化的發(fā)祥地,東坡文化是黃岡最厚重的底蘊、最響亮的名片。呼兒喚女上街云,農村廟會鬧似春。廟會是古老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也是我國影響廣泛的集市貿易形式之一。東坡廟會將東坡文化與廟會民俗融合起來,推動東坡文化活起來、熱起來、旺起來,榮獲中國文旅總評榜“文旅融合”品牌獎,成為黃岡發(fā)展全域大文旅的助推劑。
“當我們進入故事世界的時候,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我們會自愿放棄懷疑。”以東坡廟會出圈推動文旅融合發(fā)展出彩,還要善于講故事。“你給我寒冬的溫暖,我許你四月的春風”。淄博與大學生的雙向奔赴;日行三萬步,三天逛三城。“特種兵式旅游”的“四面出擊”……不僅體現(xiàn)出年輕人全新的旅行方式,也展示了故事“流量”的巨大威力。今年以來,黃岡市召開專題新聞發(fā)布會,在武漢、深圳、海南、寧波、廈門、泉州等地開展文旅專場推介活動,組織參加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博會、第十九屆中國(深圳)文博會,積極開展全媒體宣傳推介,千方百計講好東坡廟會的故事。譬如,“東坡廟會?粽情黃岡”2023年湖北省龍舟公開賽(黃岡站)比賽,網絡直播觀看量達到3000余萬人次,極大提升了東坡廟會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以文化傳承發(fā)展為遵循,持續(xù)挖掘東坡文化的時代價值,不斷擦亮東坡廟會品牌,以一域之光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添彩。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吳敬秋(黃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