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網評論員 詹薔
朋友圈里曬貓的萌照、網絡平臺上發布貓的短視頻、聚會各自帶貓參加……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貓“圈粉”,成為養貓一族。
據《2022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最新數據,2022年我國飼養犬貓的人群數量達到7043萬人,較2021年增加2.91%。2022年全國城鎮養犬人數為3412萬人,養貓人數為3631萬人,養貓人群已超過養犬人群,較2021年同比增速達12.59%。此外,根據《2022年中國貓科診療報告》,20-30歲的年輕人為養貓主體人群,占養貓者總數的62%。
一碗水、一份貓糧,再加上一盆貓砂,就可以讓貓在家待得很好。當下,年輕人越來越熱衷養貓的原因,在于養貓比養狗更輕松、簡單,更在于年輕人的精神世界與貓的個性相通。
有人將養貓與養狗進行這樣的比較,“如果將養貓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比作駕駛一輛小型車的話,那養狗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就相當于駕駛一輛陸地巡航艦。”確實,貓的個性更加獨立自由,而狗則更需要高質量陪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數年輕人選擇養貓,或許一開始只是從輕松省事的角度出發。
然而,選擇養貓,卻不僅僅是因為簡單、易操作。更深層的原因是:貓的個性特征和當代年輕人如此相似,以至于年輕人在養貓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治愈、陪伴,更獲得了心意相通的認同感。
在這個生活快節奏的時代,不少年輕人獨自在外地奮斗打拼,他們也需要情感的慰藉,而養貓則是獲得親密關系和心靈撫慰的一種快捷途徑。比起費力地經營一段人際關系,養貓似乎更能夠讓年輕人快速放松下來,體驗幸福感。
工作一天回到住所,軟萌的貓圍著腳邊打轉,用毛茸茸的腦袋蹭蹭你,頓時不覺得疲憊了,心里充滿了被需求被愛的感覺!這個畫面,想必養貓的人會很有感觸。貓,雖然被稱為獨立的動物,但也正因如此,它們跟不想被外界過多打擾的年輕人惺惺相惜、抱團取暖。
或許有人會質疑:年輕人都熱衷養貓,對于社會來說是好事嗎?其實,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貓恰恰能滿足年輕人的歸屬感和被愛的滿足感,讓獨自在外的他們感覺舒適自在。當然,我們不能因一時興起,或者因為流行就選擇養貓,而是要有始有終,對每個生命負責到底。因此,養貓的過程,也使得年輕人更有價值感和責任感。
愛心、耐心、恒心,或許是養貓帶來的收獲。養貓不是年輕人一時的選擇,而是一世的許諾與陪伴。在體驗愛與被愛的過程中,他們的內心得到了充盈,精神世界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