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安陸白兆山山巔,李白塑像巍然矗立。山腳下,安陸“李白文化與全域旅游”網評大賽盛大啟幕。一場弘揚李白文化、傳承李白精神的賽事全網鋪開。
(資料圖片)
李白是安陸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安陸始終以弘揚李白文化為己任,推出一系列“李白文化+”活動,講好李白故事,傳揚李白文化。
安陸之名,起于“安置陸人”。歷史記載,公元前525年,晉國滅了陸渾這個地方,陸渾的移民逃奔楚國,被安置在鄖國故地,于是這里便叫“安陸”。安陸“襟襄、樊之左腋,居黃、鄂之上游”,地理位置優越,漢、隋、唐、宋 、元、明、清均在此設郡置州?!班y波翻彀抱城流,夢比春風第一州”,安陸自古便經濟繁榮,人文濃厚,是一片包容、開放的厚土。
公元727—737年,李白在安陸生活。安陸十年,正是李白從青年走向而立之時。涢水濃似酒,碧山俏似詩。李白雖仕途不順,但徜徉安陸的山水間,享天倫之樂,飲酒作詩,好不快哉。“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卑碴懙拿魃叫闼o了李白莫大的慰藉。
安陸十年,李白訪名山大川,謁文朋詩友,創作了100多首詩篇,名動朝野,更在此間創作了不朽名篇《將進酒》,為此后入駐長安、一展抱負奠定了基礎。所謂“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不過是他的自謙而已。綜觀李白一生,安陸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懷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李白,在安陸的山水間逍遙,其志不僅未被消磨,反而愈加堅定。他心里住著的那個仗劍天涯的熱血少年,血一直沸騰著。于是十年休憩之后,李白再次堅定地踏上了尋找詩和遠方的旅途。而安陸,一直站在他身后,飽含深情地祝福。
安陸之于李白,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是“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的疼惜,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托舉,是“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的贊許,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的目送,是“行路難”里的扶持,是“將進酒”里的擊掌,是“長干行”里的家書。安陸,是李白安放靈魂的另一個故鄉。
李白之于安陸,是永遠的驕傲。在安陸人心中,他是青云端的謫仙人,是金不換的有用材,是御長風的大鵬鳥,是永不厭的“敬亭山”,是踏云而來、銀鞍白馬、永遠的少年。李白以其“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不世才華,讓安陸大地詩意彌漫,文意氤氳。因為李白,王維、王昌齡、韓愈、杜牧、歐陽修、蘇軾等文人大家來到安陸并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安陸因李白成為一座文化和精神富礦。
安陸一直承繼著李白文化,流傳著李白詩風,安陸人的血液里帶著李白的豪邁、灑脫、無畏和琴心劍膽。擦亮安陸李白文化名片,構建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讓安陸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李白,安陸一直在努力。
今天,安陸的李白,正在成為世界的李白。人們在馳名中外的安陸水墨漫畫里遇見李白,在年年染黃的錢沖銀杏樹下遇見李白,在安陸人的酒里茶里歌里遇見李白,李白活在安陸的山山水水中。出走千年,歸來安陸,李白還是那個少年。
南風知我意,寄夢在安州。李白的初心、夢想與豪情,安陸人一直堅守著,傳承著,賡續著。今天,人們紀念李白,并遙告李白:九萬里山河長在,三千年安陸永安!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馬艷(宜昌伍家崗區)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