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18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信息化年會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城市信息化論壇在武漢召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武漢市人民政府市長程用文、常務副市長陳勁超、院士專家李德仁、仇保興、葉嘉安出席會議。
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是全國規劃領域影響最大、最權威的信息化專業會議。會議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主辦,武漢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信息管理工作委員會、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信息中心協辦,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市規劃協會等單位聯合協辦。
本次會議以“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城市信息化”為主題,設置一個主論壇,城市數字基礎設施和信息平臺建設、規建管一體化和空間治理、數字孿生和城市治理數字化三個平行論壇、規劃與信息化融合技術創新青年論壇,以及武漢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圓桌論壇。
開幕式由武漢市常務副市長陳勁超主持。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在致辭中表示,武漢一直是中國城市規劃事業的重要窗口和創新示范區,也是支撐中國城市規劃協會長久發展的核心角色,為推動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盛洪濤透露,武漢將加快推進數字孿生城市建設,為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提供樣板。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深入闡述了數字孿生的概念、主要特點以及典型應用,探討了數字孿生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他表示,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同時也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高度,應當抓好數字孿生城市的各種智能化應用,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的升級發展和國家治理。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以城市信息系統的“生成”與“構成”為主體思維脈絡,提出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和方法。他提出,每一個智慧城市都應是“生成”與“構成”的有機結合,把城市能源、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等“四梁八柱”做到數字化,形成智慧城市的框架。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院士葉嘉安強調,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地理信息系統(GIS)與傳感技術的融合,而城市空間信息在這一蓬勃發展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深入剖析了城市空間信息的演進,從傳統的二維視角逐步發展為實景三維模型,為城市規劃和管理提供了更為準確、精細的工具。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將圍繞數字化轉型和城市信息化的前沿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實際案例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為推動城市發展邁向更智慧、更可持續的未來提供重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