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到2025年汽車產能達到3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能150萬輛;產值千億級企業不少于1家、百億級企業不少于10家;打造10款以上具有標識度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品牌……近日,武漢經開區出臺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戰略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通過實施十大任務,全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是我省突破性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省汽車工業的主陣地,武漢經開區將高舉創新發展大旗,以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為主線,以“雙智”建設為引領,聯動光谷、蔡甸區等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建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高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生態集聚完備、示范應用持續推廣的現代化汽車產業體系,共同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創新大走廊。
聯動“城市圈”共同發展汽車產業
經過32年發展,武漢經開區已集聚9家整車生產企業,13家整車工廠,整車產能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能達146萬輛。2022年,該區整車產量超百萬輛,汽車產業完成產值2482億元,均占武漢市七成以上,輻射帶動周邊區域零部件產業同步發展,以武漢經開區為龍頭的“武襄十隨”汽車集群入選先進制造業“國家隊”。
根據方案,未來3年,武漢經開區將全力提升汽車產業的首位度,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支持企業開發續航里程長、充電時間短、安全性能高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
同時,聯動“城市圈”,共同發展汽車產業。一方面,統籌考慮車谷、光谷、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汽車產業協同一體發展,帶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優勢互補,帶動“武襄十隨”國家級汽車集群加快發展。
另一方面,深化車谷與光谷雙向聯動,重點推動5G通信、人工智能、高精地圖、車規級芯片、北斗導航等領域優勢企業與整車企業構建聯合技術開發、產品協作配套的良性創新生態。
把零部件擺在與整車同樣重要位置
“實施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提升行動,武漢經開區將把零部件擺在與整車同樣重要位置,完善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體系,提升本地供應鏈韌性。”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