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黃康平、路夢秋)“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今天是首個生態環境日,赤壁市人民檢察院誠邀您作為‘益心為公’志愿者的代表參與赤壁市2023年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祝愿魚躍鳶飛,感謝‘益’路有您!”8月15日上午,“益心為公”志愿者陳瑛、王廣軍接到赤壁市人民檢察院的邀請,來到赤壁市陸水河漁政碼頭,參加由赤壁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市人民法院、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開展的增殖放流活動。
八月艷陽高照,河面浮光躍金。“長江十年禁漁真是卓有成效啊,陸水河的魚變多了,水也清多了……” “益心為公”志愿者陳瑛走近碼頭感嘆。“為維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保護水生生物的幸福家園,我們禁漁的態勢只會越來越緊,絲毫不能松懈……”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人回應道,“這次的活動形式就很接地氣,適時又應景,前不久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當事人繳納了生態損害賠償金,農業部門今天就使用該賠償金進行增殖放流,修復受損生態。”檢察官進一步解釋,志愿者連連點頭。
隨著魚袋封口被打開,活蹦亂跳的魚苗迅速游入水中。“嘩啦啦”魚兒歡快撲騰濺起的水花傳達出增殖放流活動者的喜悅,也象征著你我同行,共護生態的決心。本次活動分批次共向陸水河投放了150萬余尾草魚、鯉魚、白鰱等魚苗,及時補充和恢復受損水域漁業資源,有效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在赤壁市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乘快艇帶領人員前往另一處增殖放流地點時,發現有一人正在河岸拉網捕魚。執法大隊有人說道“抓個正著咯”,“陸水河目前原則上允許休假垂釣,就是一人一線一鉤,但下絲網、電捕魚等方式是明令禁止的,護漁執法絕不能休假……”檢察官看出志愿者臉上的疑惑主動說道。“明白了,我看你們檢察釋法也沒停歇,始終繃緊監督這根弦”,志愿者笑著回應道。
活動接近尾聲,但行動仍有后續。下一步,赤壁市人民檢察院將同市農業農村局一道,陸續往赤壁其他水域放流500萬尾魚苗,送更多的魚回家,以高質量增殖放流活動促進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描繪行政+司法共護魚水相親生態文明畫卷,書寫執法+監督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篇章。
編審:呂蓉
編校:辛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