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周嬋)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遺產,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和見證。8月24日下午3點,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湖北省行政區劃與地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吳成國將做客2023“荊楚社科講壇”直播間,帶領觀眾解鎖湖北地名背后的文化意蘊。
一方水土,孕育一個地名;一個地名,承載一方文化。本期荊楚社科講壇,吳成國教授將帶來主題為《湖北地名文化與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題講座,講述地名成為文化遺產的歷程、湖北地名的文化特征以及地名遺產文化保護的意義和價值。
“荊楚社科講壇”大型系列公益講座是湖北省社科聯打造的重要社科普及教育平臺,內容涵蓋教育、文化、藝術、哲學、政治、社會、經濟、法律、公益等諸多方面。包括理論宣講、政策解讀、學生教育、生態文明等,貼近群眾,緊跟時代,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讀、豐富多樣的形式,扎根荊楚大地,推動省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本次講座將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本期荊楚社科講壇將于8月24日下午3點通過荊楚網客戶端、“文安荊楚”視頻號直播呈現,與你相約,不見不散!
直播主題:
湖北地名文化與地名文化遺產保護
直播時間:
2023年8月24日15:00-16:30
嘉賓簡介:
吳成國,1964年生,湖北大悟人,歷史學博士,現為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長、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湖北省委新型智庫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執行院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社會史、文化史、道教與宗教文化、荊楚及湖北地方歷史、倫理學史等研究,已撰著《六朝巫術與社會研究》《中國人的禮儀生活》《天造地設——長江流域的大、小三峽》《荊楚古代史話》《江漢關史》《孝感文化簡史》《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歷史演進與基本精神》等著作10部,在《文藝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倫理學研究》《宗教學研究》《史學月刊》《武漢大學學報》《江漢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9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中宣部重大委托項目子課題、省社科基金、教育廳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20余項,現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海內外江漢關檔案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主要社會兼職有:湖北省三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行政區劃與地名文化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