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鐘軍、吳運明、趙樹娟)當下正是水稻孕穗灌漿期,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給水稻生長帶來不利影響。連日來,宜城市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及時開展水稻田間管理,確保水稻穩產豐產。
8月25日,在鄭集鎮潘河村種糧大戶潘曉軍的千畝稻田上空,一臺無人機正在來回穿梭,噴灑農藥開展飛防作業。農技專家主動上門幫他查看水稻長勢和病蟲害防治情況,叮囑他一定要注意稻田用水、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確保水稻茁壯成長。
“現在水稻處于孕穗灌漿期,水稻病蟲害逐漸進入高發區。當前天氣高溫少雨,首先要以水調溫,田間深水灌溉,保持8-10厘米水層,降低冠層和葉片溫度。”農技專家吳運明正在田間檢查水稻長勢,“在倒4葉期和倒3葉期分兩次施用穗肥,施氮量為總施氮量的30%-40%,高溫過后可采取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措施;同時重點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紋枯病,推行專業化統防統治,減少農藥用量,減輕病蟲損失。”
“我種了1000多畝水稻,通過農業農村局專家的指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從目前的長勢來看良好,增產增收在望。”潘曉軍高興地說。
今年,宜城市水稻種植面積55萬畝,以兆優5455.荃優607等優質品種為主,畝產能達到1400斤左右。再有1個月左右,水稻將迎來收獲期。為守護好群眾的“米袋子”,宜城市農業農村部門組織了11支農技小分隊,對全市水稻重點監測,加大技術指導力度,組織開展統防統治等多項措施,開展“蟲口奪糧”行動,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